余姚过春节都有什么习俗啊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余姚哪里定制西装-余姚哪里定制西装比较好

余姚习俗第一节 生产习俗 旧时,境内生产习俗有浓厚迷信色彩,今多废除。 农业生产 旧历正月十四夜,农家用火把照田间 ,除一岁虫害,名曰:“照蝗虫。” 清明浸稻子,缸里插上杨柳枝,催种子早发、快发,茁壮生长。 秧芽插入6秧田,在田头立稻草人,穿破衣,戴破帽,执破芭蕉扇,系响铃,随风飘动,驱赶鸟雀。 拔头秧要择吉日,在田头设供,请田公田婆,焚香烛,放鞭炮,饮开秧酒,俗称“开秧门”。下田拔秧,两手掸秧上露水,擦手背,以为可防伤筋。 立春前后,请田公田婆,棉农在棉田里留有红苋菜,象征田公田婆在此。山民请山公山婆,在地上撒一畚箕草木灰,祈保丰收。 夏秋之际,久旱不雨,各社联络,引请“龙王”,祈求降雨。先将“龙王”抬出龙王庙,曝晒数日,谓之“晒龙王”。然后将銮驾抬至附近深潭,以香火引接“龙神”。是时,庞大的迎神队伍,以大纛开导,有老者执香火引路,继以各社社旗、锣鼓十幡、龙王銮驾,各社“布龙”殿后,浩浩荡荡,路经社属各村,在晒场舞龙,迎至城内,穿主要街道到城隍庙,由县长官迎候、接见,求雨告毕。 畜禽饲养 养母猪要请猪栏菩萨。出售仔猪亦要在猪栏前设供,焚香烛,烧纸元宝。 孵鸡、鸭、鹅忌搅动粪缸七天,以免“盘头”(孵不出来)。孵出后把蛋壳倒入粪缸,以告孵化成功。 发生鸡瘟,取妇女月经带一条,放入鸡窝,驱赶瘟神。 第二节 生活习俗 饮食 主食 一日三餐,或干,或二干一稀。农忙季节加1—2餐点心。平原地区以大米为食粮,间或麦面;山区则大米及玉米、番薯等杂粮不一。青黄不接时掺杂麦碎、番薯干丝煮饭,以至瓜菜代。今均以大米为食粮,间或面粉,1978年后,番薯干丝等不再充当食粮。 菜肴 以腌白菜、咸菜、雪里蕻干菜和干菜笋为家常菜,农村还哟咸冬瓜、咸笋等。平时瓜茄豆菜,少见荤腥,过节或来客则添鱼肉禽蛋。今注重营养,讲究烹调,荤素搭配,菜肴多样。旧时请客,城镇简便,数菜一汤;农村碗头较多。新结姻亲登门必杀鸡宰鸭。娶嫁宴席贫富不等,有“八围筵”(8冷盆,10热菜,2点心)、“十二围筵”(12冷盆,12热菜,4点心)、“十六围筵”(12冷盆,12热菜,4点心,4水果)。一般8—10碗,尘“八碗头”、“十碗头”。过年节菜肴丰盛。传统有白斩鸡、蹄胖、元宝鱼、扣鸡、扣肉、甜羹、鸡羹糊等。今宴请新结姻亲与娶嫁宴席均用冷盆、热炒,每桌18—24盆,以至更多。以河鳗、鳖、蟹、虾等四大件上桌为上乘,一般均有全鸡全鸭,甜羹、咸糊减少。丧事菜肴旧时以素为主,俗称“豆腐饭”,今荤菜增多,与一般请客少别。 点心 种类颇多,料以米粉、面粉为主。有汤团、艾青团、糯米金团、松花金团、麻团、年糕、蛋糕、粽子、馒头、麻糍、烧卖、面条、大饼、油条、生煎包子等。 饮料 酒为旧时祭祀和待客所必备,以黄酒为主。60年代喝白酒的增多。80年代兴喝啤酒。邑人惯喝绿茶,今还兴喝汽水、可乐、咖啡。 服饰衣着 民国初期,男穿大襟短衫,小脚扎带裤(镶腰),冬则长衫、棉袍。女穿齐膝大襟衫、中裤(镶腰圆筒裤)、围褶裙或青布褴。婴孩穿“和尚衣”,外裹“抱裙”。幼童穿开裆裤,胸前系“围涎”。士绅、商人及知识阶层穿长衫,庄重场合外加马褂。民国中期,男兴对襟胡钮短衫、中裤,女兴短袖大襟衫,冬则棉袄,始见绒线衣。民国后期,公务人员、工商界人士、教师兴中山装,间有西装。青年学生兴学生装。城镇妇女兴长、短袖旗袍,改中裤为短裤,农村则多沿袭旧式服装。建国后,兴中山装、列宁装。1954年,提倡穿苏联花布,60年代兴青年装,妇女盛穿两用衫。“”期间,青年男女兴绿军装,中、老年多穿蓝、灰色中山装。80年代,服装多样化,款式、颜色以流行为美。兴西装、茄克衫、牛仔裤及各式西裤。羽绒衣涌现,旗袍复出。 鞋袜 民国初期,穿布鞋、布靴,冬加布袜。妇女缠脚,穿绣花尖顶鞋。婴孩穿虎头鞋,老年人穿布靴。劳动者穿草鞋,山区内加山袜。雨雪天,穿钉鞋、钉靴,或在布鞋底上涂桐油充作雨鞋。劳动者行走赤脚,冬时穿着箬壳草鞋,内穿布袜,渔民行贩内加发袜。民国中期,兴球鞋、套鞋、皮鞋,内穿线袜。妇女兴褡襻鞋、高跟皮鞋和长统丝袜。农村如故。民国后期,鞋袜无多大变化。建国后,兴解放鞋、塑料凉鞋,内加线袜,钉鞋、钉靴、草鞋、布袜逐渐淘汰。80年代兴各式皮鞋、皮靴、运动鞋、凉鞋、保暖鞋、尼龙袜,布鞋、线袜罕见。 帽 民国初期,男戴毡帽,老年人则戴风斗帽,士绅、商人及知识阶层戴瓜皮帽。中、老年妇女戴黑平绒包头或缠二寸宽的绉纱。民国中期,男戴猢狲帽,山区则老虎头帽,渔民和搬运工人仍戴毡帽,公务人员、工商界人士、教师兴礼帽、鸭舌帽、吕宋帽,始见绒线帽。民国后期沿袭。建国后,中、老年戴卷边绒线帽,公务人员兴八角帽、干部帽、工人帽,毡帽、瓜皮包头、缠纱等逐渐淘汰。80年代兴滑雪帽、绒线帽,礼帽复出。 仪容 辛亥革命前,男蓄发,梳辫子。未婚女子梳单辫,额前留发,称“刘海”;已婚妇女挽发髻,横插银簪外加网罩。男留须,女缠脚。民国时期,男剪去发辫改剃光头、平头、圆顶头。孩童剃“瓦片头”、“桃形头”。未婚女子梳双辫;婚后梳“绕绕头”、“翻头”。后男兴西发,女兴烫发,男女兴镶金牙。建国后,男多西发,平头次之,光头罕见。女多一刀齐短发、两角辫,发髻逐渐淘汰。80年代,青年妇女多烫发,男青年多留长发。 民国时期,女佩戴金银手镯耳环、玉簪、戒指和项链。男亦有戴戒指、手镯的。建国后,逐渐消失。80年代复兴。 居住 旧时居住,富豪之家深宅大院,民国时期出现西式别墅。中等之家,木结构平房,间有二层楼屋。贫困农民,住宅简陋。姚北棉农多住草舍,毛竹屋架,稻草扎盖,泥墙挡风。姚南部分山民住山厂,竹、草筑成。建国后,经土地改革,居住贫富悬殊有所改变。1978年后,兴建居民住宅,钢筋混凝土结构。城镇一般4—5层,每户40—50平方米,有卧室、膳座间、灶间和卫生间。农村一般2层2—3间,厅堂、灶间,前面还有小院。草舍、山厂已罕见,木结构平房减少。 外出 旧时外出运行,必择吉日。近地一般择初三、十六出门。多步行,亦坐船。富豪之家出门坐轿或雇划船,包船舱。 船,有快船、划船、夜航船和渡船。头尖尾翘,四枝橹加拉牵,运行较快,称“快船”。小巧玲珑,乌篷板舱,后一人蹬一桨并执一桨,前面加一扳桨,坐3—5人,舒服自在,称“脚划船”。竹篷六舱,橹、篙、牵一齐上,傍晚开船,天亮到达目的地,称“夜航船”。夜航船,男客睡中舱,女客睡后舱,男女分居。拱斗式,长方形,一篙一橹,专门送客过江,称“渡船”。 轿,有花轿、客轿、肩舆之分。用以迎亲,称“花轿”,四人抬,扎满彩珠、彩带、彩球。送客运行,称“客轿”,亦名青衣轿,三面布幔,正面轿帘,两人抬。躺椅或竹椅,左右绑上两根竹竿,称“肩舆”,俗称“爬山虎”,两人抬,送客翻山越岭。民国时期,出现轮船、汽车、火车,旧有客运船轿逐渐减少,今已淘汰。

关于奉化的历史

慈城地区越勾余秦鄮县的思考

一、宁波来自春秋时期的越国勾余

在中国历史上,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地域进程其实是很缓慢的。如果说整个世界的科学昌明是近150年间事的话,那么中国的城市扩张,其实还只有20来年的辉煌时间。宁波城的历史证明,它的统辖县权起源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的鄞州编制,成形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的明州编制,但与宁波地区那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相比,已经是留有了6000多年的历史宿影的。也就是说,宁波地区是世界范围内人类最早有文明活动的地域之一。我们知道,如果说是战争创造了国土的话,那么在“中国”这个概念中,是离不开华夏文化的;在华夏的历史文化中,是离不开长江领域文化的;在长江领域的文化中,是离不开以汉民族为主的“氏族”国之间战争历史的。中国的历史自黄帝起,到夏禹商汤算是进入了奴隶社会,西周起的各封土之争,开创了“国家”这个概念。在这漫长而复杂的交替变化中,既形成了很不确切的历史承续关系,也不断变化着无法确定的原本性疆土范围。因此各城市的发展来源,也有如历史一样的那么模糊。故当我们要探索宁波的历史起源时,是离不开秦汉之前的勾余城历史的。确切地说,宁波是来源于夏禹少康封无余的越地。夏禹离公元约前21-16世纪,那么宁波地区的城市历史,是可以移前到公元前的1600年的。

查考宁波的地质地图,我们深信现在的宁波,是处在一个由海湾淤泥形成的泥炭地质上的。它东到北仑、镇海,西到余姚、慈溪,南到奉化、宁海,沿着南北两条山系的水平方向,体现了两头大中间窄的一个海涂进化面积。河姆渡文化证明,在这个堆积了7000年的人类文明文明进程,是人类在原始社会中新石器时代的演变。也因此,宁波至少可从西周的越国算起。尤其是越王勾践,他曾使自己的国家彻底消亡,又在宁波的这块古勾余土地区上卧薪尝胆重新立国,并最终打败吴王夫差,成为雄霸华东的列强英雄。历史上的勾章城,是越国灭吴后的勾余新城,它临江傍山扼住了姚江以东的水路要道,但并不适宜土耕面积的国力积聚,故向东西两头的扩张那是必然的。按照西周时期的“乡遂制度”推测,每“乡”为约一万两千五百家,五乡组成一个军帅,每个“军”为约一万人。乡遂制度最大的特点是军民合一,故越王勾践雪耻灭吴时,“发习流二千、俊士四万、君子六千人,出三江之口,以海道通江袭吴”。刚好四万八千人,每乡一万二千人,约四个“乡”的军政兵力。这也可以说是新越国的全国兵力,是宁波土地上最早的县域基础。《周礼》规定,一个都乡国的纵横土地为200里,国主以王者(奴隶主)身份领辖六乡六遂。其中“乡”为“国”人,有议政、纳军赋、服兵役的义务;“遂”为“野”人,是奴役的农业生产者。这种国野对立的制度,虽在春秋中叶渐被废弃,但都乡国的形式到东周仍在流行,秦汉还有它的影子。如根据慈溪志载乡贤名中,阚泽为“三国吴都乡侯”,既看出了王、侯、伯、子、男五封爵的存在,也看到了都乡的称谓。“乡”的***为“大夫”,平均土地约为1600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一个县的范围(如余姚为1527平方公里、慈溪加镇海为1523平方公里等)。所以文种、范蠡等越国名将,都是以“大夫”的身份去领兵打仗的。正因为有越国在宁波土地上的四乡制度,这才使得宁波地区在秦前就有了四个县的胚胎。宁波后来能成为领辖六个县的宁波府,这与勾践在宁波土地上的“十年磨一剑”(前491-482)是分不开的。他那七年免税、女子十七不嫁男子二十不娶、三子官养其二等奇谋措施,使得宁波地区在短短十年间,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可和任何列强抗衡的强大“王国”。这是宁波人的骄傲,也是宁波人的历史幸运。可以说,是越王勾践创造了宁波,因为勾践时期对宁波地区的促进性发展,显然是开拓性的和丰功伟绩式的。

二、勾余之地与勾章之地的蜕变

越国的勾章城,是在勾余的基础上改名为勾章的。虽然晚在周元王三年(元前473年),但从越国的历史来看,勾余的旧城存在还得推前。《吴越春秋》记载,“少康封封庶子于越,号曰无余,故在越境内设勾无、勾余”。西汉《十三州志》记,“周元王三年,越王勾践城勾余(造新城于勾余)。勾践之地南至勾章(灭吴后的吴越大国南至勾章),其后并吴。因大城之章伯功以示子孙(因为造大城的目的是为了彰显获“东方之伯”的伟大功勋以告后人),故曰勾章”。很明显,勾章城是勾践为了自己的获伯爵功勋,而在勾余的地盘上新造的大城。其时华夏的土地上诸侯已纷纷称雄,中国进入了战国时期,西周王朝也及及可危。在齐宋鲁晋以“侯国”独立的情况下,周元王对越王勾践的灭吴雄起又敬又怕,不得不“使人赐勾践”以伯爵的地位。这个封号,在大周时期恐怕是个很难得的荣誉,为此勾践要在勾余之地用新造大城以示庆贺。一来勾余是他的发祥地,二来永矗一座历史的丰碑,三来也是回报父老乡亲的同仇敌忾。以此看,勾章之前是另有其城的,这里要探讨的就是“城勾余”的问题。可作两种解释:一是造城于勾余;二是原来的都城在勾余。勾践在周敬王二十九年(元前491年)时,因灭越而被吴囚禁了三年,他是在越国大夫范蠡和吴国太宰伯嚭的合力帮助下,才被放了出来。出来后,他回到了越地,并在一个叫卧龙山的地方重建了一个勾余城。是否就是慈城地区很值得可考虑的,但要证明与“卧龙山”和“勾余城”的关系。我们先谈“卧龙山”的地名,慈城背靠的是宁波沿海北岸的大龙山脉东段,在最东边的末端,现有龙山和伏龙山的地名,有九龙山的山名;慈城的东屏山系古代也叫龙山,古代的清道观山门上曾有“勾章第一山”和“龙山第一门”的匾额,现慈城的云湖也有龙山的名称;在车厩南也有青龙山的地名。也就是说在今大隐到龙山一带,都会有“卧龙山”的可能,但大体是不出古勾余之地的。《东周列国志》中有记,新城建立不久,“城中忽然涌出一山,周围数里,其象如龟,天生草木茂盛,于是曰龟山”。慈城最著名的就是浮鳖山,现整个慈溪古城就在浮鳖山的前脚左爪之下,西悬岭是,“鄮岭墩”(古城址)刚好在龟背的左后脚位置上,这与城中涌出龟山的描述极相吻合。我们再谈“勾余”的问题,历史对勾余的描述概念是:在勾章以东十里的勾余山和勾余村。大隐城山渡的勾章古城与现在的慈城地区隔岸相望,故应在同一个勾余地区,而《慈溪县志》中,也有“嘉靖三十五年倭寇复至,勾余之民遇警报即避居城内”的记载。慈城还发现了“勾余鄮”的石刻字迹,能充分说明慈城与勾余的直接关系。慈城地区从清雍正地图上看在古代是江海两通的,故攻可凭江海两路交通之便,守有群山绵延和高峻之险,耕有比较广阔的水稻平原。在这种地利人和的情况下,被选为复国中心是很有可能的。传勾践的两大谋臣之一文中,就是勾章的文溪人(汶溪地名可能由此而来),后葬于达蓬山,慈城的文庙也有他的牌位。他当然很熟悉勾余本地的地理环境优势。《吴越春秋》记载,“少康封庶子于越(越地),号曰无余,故在越境内设勾无、勾余。”《国语?越语》中,余姚被称为勾无境内,从它与会稽相近,后来又独立为余州,从这个情况来看,余姚和慈城可能分别为最初的勾无和勾余(少康时期为公元前21-16世纪),那时的鄞地可能还是堇子国的时候。而从勾践囚归选回勾余的情况来看,勾余应是古越国的最原始本土。因为时越已灭国,即或是勾余之地,也还是吴王治下的一块私人领地。但不管何种情况,从“城勾余“三字来看,勾章之地原为勾余之地已可肯定。而从河姆渡文化的集中性来看,慈城应是勾余的发祥地。

四、鄮县之地来自于勾章的外延

我们知道,慈城地区是最早有原始人类集群居住的地方之一,从四处出土的河姆渡文化来看,越地在7000年前就发明了水稻栽培、骨耜耕耘、猪牛驯养、陶器制作、榫卯木构、船桨运输等。我们不知道“华夏古国”是怎样形成的,因为原始社会一般被定为约170万年前-4000年前;我们也不知道“王国”是怎样形成的,因为在原始部落的情况下,应该是没有“国”这一概念的。所以从有巢氏到大禹时代,史料上都还是类神话的年代。如禹在《山海经》、《归藏》、《世本》等古书中,都是“鲧复(腹)生禹”(“鲧”为大鱼;古人名;禹的父亲)。除非禹时已经形成古国(《世本》有“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字样),奴隶社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部落之间的大吞并),所以才会有少康封地于越的传说(少康也是个神话性的人物,《左传》记为夏相之后,《世本》传是酒和箕帚的发明者,为中兴之主)。少康时代刚好处于4000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此时已是奴隶社会,故能中兴“国土”也未所知。此时慈城一带的“古越部落”,应该早归少康所有。后越时期已处东周时期,各路诸“侯”裂土为强,齐、宋、鲁、晋脱颖而出。但从勾践封伯情况来看,吴越尚在大周的本土上,故勾践仅管也是王者身份,但也只能接受“东方之伯”的爵号(侯爵已为侯国)。“越”在公元前355年被“楚”灭国,楚在公元前223年被“秦”灭国,时赵、燕、齐三国尚在。如果现奉化确实曾为燕地的话,那么勾余在秦皇大统天下之前,还会是一个地处边陲的拥兵重镇。故勾余之地,在秦前就有海上贸易的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但鄮县的前身,可能不是鄞东和一个偏僻的小渔村同谷所能承担得了的(乡土教材版说法),而应该来源于慈城地区的历史基础。因为越王勾践时,吴王夫差宁可自杀也不愿流放甬东,可见甬东是一个很荒凉的地方。

慈城地区是很有可能成为秦鄮县的前身的。从宁波古遗址分布的情况来看,19个总数中慈溪县占了12个,镇海文溪占了1个(慈溪概念),余姚占3个,鄞东横溪占了2个,象山占了1个(85版宁波通鉴)。慈城地区的集中性河姆渡文化证明,妙山、慈湖山、傅家山、罗江一带,应该是越国的最早勾余地区。所以,连勾章城都有可能是从慈城地区发展过去的。这是一个很相反的观点:即“勾章”既然是因慈地的“勾余”而城,慈溪其实是在勾余的基础上而出。勾践建大城于姚江的城山渡,也许是因为车厩曾是他屯兵的地方,也许是因为地处大江的要冲让更多的人能够方便观赏。不过从军事上讲,大隐镇三面是山一面临江,确比慈城王家垻的勾余古城址要好的多(注:王家垻地处城山渡头海拔97.1米的大弯山东边脚下,2003年的资料中,出土的城址考古为约2500年前,具河姆渡人古城堡的特征。因勾章之城建于公元前496年,故可认定王家垻为勾余的原始古城)。正因为慈城地区有勾余和勾章两个历史时期的繁荣,这才使勾章之东(三江口西北地区)有了秦时的鄮县基础。鄮县始名于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除名于唐后五代十国时期的开平三年(909年),历史承名1130年。这么远长的一个历史古县,也只有慈城地区才能给它历史性的起点和接替,因为那里本来就是一个县域的基础。而慈城的鄮岭墩(慈城人对古城池的传统称法,如城山墩、城子楼墩等),也就可能是原秦晋时的鄮县县城。

五、隋朝之前的鄮县地理位置

在有关秦鄮地的说法中,鄮县在鄞东地区的说法有些权威性(已进中小学的乡土教材),但不一定正确。他们的看法是,秦鄮县在今鄞东一带,余姚占居姚江两岸,勾章县的辖地是在今鄞西的一部分和整个甬江北地区,鄞县在鄞西的南部及奉宁象地区。假如的确如此的话,那么鄮县全境几乎都是荒凉之地了。因为即或在宋时,鄞县的东边也只到育王、天童寺一带,南边的界线是横溪和鄞塘(约江口的地方),西边是鄞西的四明山和大雷山,北至慈溪的潘岙。宋时连甬江都还未成其名,清时还称大浃港,横溪经东钱湖直通外海,也就是说鄞东地区在秦时起码有两条大江的海口,应该说是个很恶劣的生存环境,连三江口都还可能是一个无人居住之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贸易也只是赤堇山堇子国的事(从宋地图看有陈国鄮山的字样)。再从人口集聚原理来看,横溪才是鄞县的发祥地(鄞南偏东)。横溪两处的出土文物证明,堇子国应是以横溪为中心的。出土的陶器、釜鼎等文物,为下层元前600以上的西周文化,此时正是吴越相争的兵戈年代;出土的铜斧、纺轮、原始瓷等文物,为上层元前300年的春秋文化,是秦前7国争雄的年代(楚已灭越50年)。故如奉化曾为燕地的话,鄞地应该是以横溪为起源,渐沿奉化山线向鄞西发展的。鄞奉之地也许早归越土,但它的人口中心来源是不会变的(中心扩张学说),所以教材版说鄞占奉宁象倒也有一定的道理(化外时堇子国的基础)。我们再看慈城地区的治域条件。越国的勾余移治勾章后,慈城地区因此会空出一个城治的基础。慈城本来是个河姆渡文化最为集中的地方,故人口的地源基础仍会十分强大(不可能全部迁入勾章城去)。那么这些遗留下来的老城民,又会在原地转化出一个较大的城“乡”来。这就是秦鄮县的地域和人口基础。

我们知道一个县治的基础,大多来自这两个成因,一是自发性的人口集聚(类似原始部落的形成),一个是强制性的境内迁移(在已经形成的基础内)。慈城于勾余而勾章,于勾章而慈溪,大体不出它原始由来的基础。所以勾章而生鄮县,应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从勾章的位置来看,鄞西当由勾章城后发展而来,甬江两岸当由秦鄮县发展而来。故秦时的鄮县中心应在慈东南北山系一带(傍山临海、围涂为地)。甬水村(三江口)因为是三江交汇地势最低的地方,故在地质演升之前,也回是最后适合人类集居的地方。甬三江平原来自7000年前的海涂渐变,三江流域既使变为湖泊和江河后,还得从从咸水区转化为淡水区。所以在2000多年前,宁波各县的城址,是必须选建在山上。一方面是军事的考虑(居高临下),一是农田的考虑,经济基础更为重要。而在地质地图上,余姚、勾章、慈城、悬慈、横溪等早期的可能县城地址,都刚好处在硬质土层的边缘。慈城地区迄今已发现妙山八字桥、慈湖龟山、傅家山等多处河姆渡文化层和古窑址,所以慈城地区能成为古越勾余和勾章,后来又成为慈溪县城,都是有其最原始的人类活动基础和地理优势的。也因此古鄮县从慈城地区而出,应该是事出有因兼条件成熟的。

六、秦鄮县名的历史推敲

鄮县地处甬江两岸,秦时的三江口海涂会多于陆地,故从发展的眼光看,育王山下的鄮山小村,因为没有大量人口的集聚条件,故不会有海贸重地而被秦始皇定为鄮县的可能(教材论)。慈城地区倒有海贸重镇的最好条件,它有姚江北岸一大片的硬土广域人口;有直达三江交汇口的姚慈两大江和大浃江海口;西邻勾章、余姚并和会稽郡城(省城概念)直通。如果说鄮县的来源跟秦始皇有关联的话,那么慈城地区的“秦迹”更多。如慈城鄮岭往北的大斗山东岙叫“秦山”;慈城金沙岙的正北是“达蓬山”(传为秦始皇徐福东渡出海的地方,现还有“徐福”的地名);秦始皇曾在鄮县停留过三十日之多(《说文》,时宁波地区仅有鄞、鄮两县)。慈城地区也有“鄮”字的历史痕迹,如洪塘保国寺的北高峰,秦时就叫“大鄮峰”,现还有“寺西为望海岛,于鄮峰山相对”的传记;慈城东北的从峰叫“鄮岭墩”,志载那是古县城的旧址;“勾余鄮”的石刻字迹发现,也能说明在越时就可能是勾余的“鄮”地了。梁山伯为“鄮”令,县志上说是葬在慈城的清道山的。以此推断,秦鄮县的北部会在九龙山一带,秦鄮县的西部高桥一带,秦鄮县的东界,倒有可能会以赤堇山系直至海边。秦代县与县之间一般都会相对毗邻(交通和城域达及关系),故甬地自秦以后,鄮城最初的位置,大体也会在洪塘、慈城、望春的山系平原之间,慈城鄮岭古县城,也可能就会是首选的地方(勾余新城龟山传说)。

七、历史事件中的鄮县影子

⑴、鄮西清道源。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明州编修李茂诚的《忠义王庙碑记》中,梁山伯为简文帝时的鄮县令,临终嘱葬于鄮西清道源九龙墟。按《宋鄞县县境图》看,宋时“清道乡”的确是在高桥望春一带,梁祝义冢理应是设在鄮县的境内。清道乡是不是和慈城的清道山有联系不得而知,但同处一个地名范围似无问题,《浙江通志》中,对慈城的地形评之为“九龙腾骧、两江吞吐”,古代的慈城东又有“花屿湖”和“荪湖”(清雍正时的地图中也尚在),故晋时和宋时的清道山脉,理应尚与望春山脉相暗连(伏脉过江)。晋朝时的梁令墓也可能确在慈城的清道山(过去传高桥的梁祝坟是“衣冠冢”),则晋鄮县还在慈城东南至高桥一带已可肯定。只不过五代时最后的鄮城位置在三江口,而历史上又没有鄮城在慈溪城的记载,故在清《宁波府志》上记为“葬于鄮城西清道原”了。慈城镇在解放前曾经分为“孝东镇”和“孝西镇”,后来也有过“慈东公社”的编制,故在分区概念上,慈东地区是有可能和洪塘地区一道划归晋鄮县管的。

⑵、孙恩及鄮。梁山伯庙实际上是因孙恩攻鄮刘裕退敌有功而建的。梁庙为官方而建事出有因,庙建原因为:“安帝丁酉秋,孙恩寇会稽及鄮,妖党弃碑于江,太尉刘裕讨之,神乃梦裕以助。夜果烽燧荧煌,兵甲隐见,贼遁入海。裕嘉奏闻,帝以神功显雄,褒封义忠神圣王。令有司立庙焉。” 安帝丁酉(元397年),时勾章城尚安,刘裕显然在粉饰太平以邀攻。但也说明,梁山伯庙的所在地现高桥,在晋时属鄮已经无疑地。因为孙恩不大可能将鄞西的碑扔到鄞东去,所以鄮县的西北是与勾章相邻的。

⑶、东晋勾章移治。勾章城毁于东晋时期的公元401年,因东晋是个十六国战乱的年代,所以勾章重城派了个位列三公的“太尉”守城。可惜三公在汉晋时已无实权可言,所以刘裕连个勾章城也守不住。勾章城合并于隋朝时期的公元589年,中间有个南北朝的相隔。在这不算太短的188年时间中,勾章县城倒底在哪里是很有问题的。在原地不动也有可能,因为慈城可能有鄮岭的鄮县城它去不了;在慈城建新县城也有可能的,或许慈城本来就没有鄮的县城;迁移鄞江小溪也有可能的,开发鄞西南部与鄞奉之地联结。不过从地理的分配性来看,移治慈城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一来本就是自己的地盘,无非在鄮县的交壤处侵占一角(鄮县便移鄞西全境);二来勾章城本就是从慈城的勾余城演变过去的,也有是打回老家的可能。

⑷、隋四县合一为勾章。开皇元年(589年,杨坚的天下),余、勾、鄞、鄮四县合一为勾章县,历史的记载为设治于鄞西的悬磁村。不过从鄞江桥和百梁桥的建桥时间来看,一座是建成于1078年、一座是建成于1085年,应能说明鄞江为界的可能性。故将勾章县治去设在鄞江以南有些不可思议(无法勾通四县陆路),但能证明鄞治一直在鄞江以北,并以鄞江为鄞鄮两县的界限(鄮在鄞西论证)。唐武德四年(621年,李渊的天下)勾章改鄞州、余姚改余州后,“鄞州治”移“小溪”(约今洞桥镇的地方,治地鄞江北这才合理)。武德八年(625年),鄮县治迁小溪(勾、鄮、鄞三县竟又恢复?前鄮城在何处?)。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李隆基天下),明州立,辖慈溪、鄮县、奉化、翁山四县(勾章绝名)。时慈溪县已独居姚江北为主,奉化县独居横溪至江口以南为主,此两县也为新地理的概念。鄮与鄞则合并为鄮县,治所移入小溪(738年时再次移入?)。唐大历六年(771年),鄮县治移到三江口西的甬水村(新鄮城概念,老鄮城在哪里?)。唐长庆元年(821年),刺史韩察认为悬磁村腹地小(教材版说法,未移小溪?),没有发展余地,准奏将明州治也移到了三江口,并建唐子城和外城(证明无老城)。北宋以后城内设坊、城外设乡和里(此时才有乡政?),乡镇开始发展,著名的有下庄、小溪等(小溪才成规模?教材版)。五代十国梁开平三年(909年),吴越国武肃王钱镠改鄮为鄞,鄮县从此绝名。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还是鄮城的问题,高桥宋碑未说,唐鄮城两移小溪的也未说。但已可肯定唐前鄮城不在三江口,则在慈城的可能性就极大(最早的县城基础。,

八、慈城地区曾经西勾东鄮的两重县境

综上所述,慈城地区在秦晋之前,古越国的“勾余城”(王家垻)、大秦朝的“鄮县城”(鄮岭墩)都是有可能存在过的,“慈溪城”(浮碧山)不过是在它们的基础上,唐时被明确地独立出来罢了。鄮县在长达1130年的历史中,能明确鄮城所在地的,也只有在它变为明州四县之后的132年,其中三江口治地时间是771-909年,鄞西小溪的治地时间是767-771年(85版《宁波名胜》)。而此前998年的会稽郡的鄮县治城,最有可能的所在地应在慈城地区内。

“慈城地区”其实是一个很广域的历史性范围,作为勾余城时西可鞭及现长亭和陆埠;作为勾章城时东可包括现潘岙和龙山;作为秦鄮县时南界展延高桥和望春;作为慈溪县时北揽滨海掌起和观海卫。故现慈城在1954年失去它的慈溪县治后,实际上已是城非城县非县了,但它在宁波的历史上,仍占有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性地位。它甚至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被当作勾践新越国的都城的(灭国新生期和古越早期)。它还是甬上第二次农民起义运动中,许生自号为“阳明皇帝”的都城(类“太平天国”)。所以“慈城地区”的这个范围,不应是仅限现慈城镇的区域去就事论事的。否则勾章县和慈溪县所有典故都不会是现慈城的历史了,因为一个小镇的范围再大也不过5.3万人口125平方公里(2004年)。但作为曾经的慈溪县,它在南宋时期就已有15.6万的人口,清慈溪已发展到30万,2000年的新慈溪,人口已在100万以上(地域是1154平方公里)。所以慈城地区,应是一个历史性的“慈地”称法,它是古越勾余和勾章的,也是秦鄮县的,还是唐慈溪的。虽然已经县城迁移,但它的历史仍会被新慈溪承传过去,也包括了古鄮县的历史。

我们没有更多的东西来证明秦鄮是否跟慈城有缘,但从上叙的历史影子来看,它与勾章县的联系更多一些。故隋勾章大县会移治鄞西,也是因为勾章县一直是把鄮县作为自己的延伸地盘来看的。作为古秦三个“鄮”山,作为鄮县主要县境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而慈城却占了“大鄮峰”和“鄮岭墩”两大关联因素。在古代江河横流、湖泊遍地、海水倒灌的情况下,鄮城之地也会非慈城鄮山莫属(让瓜于勾章,捡芝麻于鄮县)。宋庆元时期的鄞县地图中,西至望春山(高桥)、白鹤山(慈城观庄)、四明山和大雷山(大隐东和南),高低有误或许是后来移名,但还注明了北至慈溪的潘岙桃花岭。潘岙在今慈城金沙岙的以北灵湖以东,故从北到南的界线走向,可能会是从秦山罗家岭过毛岙鄮岭墩转毛力到白鹤山(观庄)。图中还有灌浦(今半浦)的字样,故又有可能沿慈城的狮子山再到半浦的。这就是宋朝鄞县的西界细部,也可能是唐朝鄮县的西边界限,还可能是秦晋两朝鄮县的西界。花屿湖和荪湖在清雍正的地图上还赫赫在目,而宋明的鄞县全境图中都未有它们的影子,可见它们在唐后一直是属慈溪地区的。解放后的慈溪县境仍还包括洪塘一带,所以慈城脚踏勾鄮两县的说法也不为过。

慈城可以也成为“鄮城”的概念,这在宁波史上还是一个独辟蹊径的课题认知,但还缺乏更多的全面考证。其实宁波地区真正的“县原点”只有余姚、勾章、鄞县三处,一个来自舜姚,一个来自禹虞(勾余主姓),一个来自堇子国。其中勾章是原点中的原始点(河姆渡部落的集聚点),鄮县本来就是勾章之地的延伸。鄮县后来又演变成为勾鄞两县的墙头草,所以实在不能以“根深蒂固”的方位,去看或推测它的全部历史。也所以在五代十六国时期后,一旦消失时,再也没有人会去研究它那一千多年前的一千多年的历史。

慈城作为勾余地区的勾章县原点,跨一条山脉而足踏两县,也不会是毫无根据的。它有鄮县作为勾章向东延伸的副本条件,它也能承担秦鄮县的地区经济压力。这不,那么小的一块地方,竟有三个古县城的城址:越时勾章前的勾余城(王家垻)、秦时的鄮城或晋时的勾章城(鄮岭墩),唐时的慈溪城(浮碧山)。所以一定要从古人类的部落考较时,它才会得出更多的可能。鄮县之谜也是如此。

姚剧的特点与起源 我写作文 急~~!

姚剧是余姚的地方戏,也是浙江省区域文化的一朵烂漫山花。姚剧原称“余姚滩潢”。是越地的民间歌舞和说唱活动形式,内容丰富多彩,“余姚滩簧“在江浙沪享有盛名,最有特色。原姚北地区,就是姚滩的发源地。?

邑人学者姚业鑫先生在《名邑余姚》一书中介绍:姚滩由民间歌舞和说唱逐渐发展成民间小戏,俗称“灯班”,或称“灯戏”。“灯戏”多在元宵灯节时上演,后来发展到其他节日活动。清时出现了职业性灯班,如乾隆时的“才华班”,规模较大,角色齐全。1830年前后,职业性灯班开始向外发展,又有了“串客”、“花鼓”、“鹦哥”等名称。“鹦哥班”以其大段对白和清唱,巧嘴伶俐而著称。?

徐珂《清稗类钞》中曾提到“余姚灯班”艺人陈桐香到达苏州、无锡等地演出。清道光年间,新界朱仙桥(现划慈溪)人陈纪成,曾组织滩簧班子,在姚北一带聚演。清光绪初年,艺人马楠木等进入上海、与苏滩、沪滩等滩簧剧种互相影响,吸收消化外来剧种的部分剧目与乐曲,“鹦哥班”终于成熟,形成其独特的乡土风味,被称为“余姚滩簧”。?

从灯班出现开始,姚滩就已是“四花”(生角)、四旦、三后场(乐队,司二胡、三弦、月琴)、一里厢(走台,即今之道具),共12人的规模。这种“四花”、“四旦”的阵容,被称为“八勿拆”。这种结构模式一直保留下来。姚滩早期的剧目,除《王妈妈》、《卖花线》等来自车子灯、采茶篮这样一些民间歌舞演唱外,尚有一定规模的绍兴大班的剧目,如《双贵图》、《宝莲灯》、《两重恩》、《珍珠塔》,被称为四整本,艺人用绍兴大班的曲调演唱。到了成熟时期就多以“对子戏”为主,一花一旦演唱,如《双落发》、《打窗楼》、《十不许》等,约有70余本,成为姚滩的传统剧目。?

姚滩的唱腔淳朴优美,节奏明快,富有乡土气息,由基本调和小调两部分构成。基本调常用的是“平四”和“紧板”。曲体为“起、平、落”形式,平腔只用清板演唱,男女同调异腔,转换自然,女调的“平四”下韵,常衬有“嗳嗳唷”的衬音,清亮委婉,富有特色。“平四”一般用于叙述性唱词,较抒情,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紧板”多用于剧情紧张、气氛热烈的场面。另一类是小调,共有40余首,或为江南民歌,或为明清俚曲,常用的有《夜夜游》、《小扳艄》、《紫竹调》、《对花十送》、《五更调》等,音色醇厚,节奏轻快,雅俗共赏,并富有乡土气息。?

姚滩的行档简单,分“花脸”和“旦堂”两种,全由男角扮演。花脸即一切生角,不分年龄和文武,但在身份上有所区分,文人秀士穿长衫,戴西瓜顶帽,叫“长衫花脸”;劳动者穿短衫,戴绍兴毡帽,系竹裙,叫“短衫花脸”或“草花脸”。旦堂有两种,上年纪系彩裙的叫“上旦”,年轻姑娘叫“下旦”。姚滩的旦角在舞台上坐上位(左边),以显示女人的尊贵。传说唐明皇造戏文,皇后娘娘造滩簧,所以有此与其他剧种不同的舞台调度。?

姚滩艺人多数是农民与手工业者,如漆匠、簟匠、泥水匠、棕棚匠等,闲季组班。姚滩道具也十分简单,一块手帕,一把扇子便可粉墨登场。正因为其十分简便,人数又少,所以很适合在农村演出。但是,由于当时对这一剧种的偏见和滩簧班在演出过程中常夹杂一些不很文明的念白,滩簧班是不准在祠堂内或神庙内演出的,只能在野外倒置几只稻桶,上面铺些木板作为演出场地。?

新中国成立以后,部分艺人对姚滩的内容和演出形式进行了改革,如排演现代剧目,实行男女合演等等。并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于1954年成立了姚剧团。余姚和慈溪西北地区,上虞东部一带,广大农村中的业余姚剧团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在五六十年代,业余姚剧团曾有150多个,足见这一地方剧种生命力之强和群众基础之深。?余姚习俗第一节 生产习俗

旧时,境内生产习俗有浓厚迷信色彩,今多废除。

农业生产

旧历正月十四夜,农家用火把照田间 ,除一岁虫害,名曰:“照蝗虫。”

清明浸稻子,缸里插上杨柳枝,催种子早发、快发,茁壮生长。

秧芽插入6秧田,在田头立稻草人,穿破衣,戴破帽,执破芭蕉扇,系响铃,随风飘动,驱赶鸟雀。

拔头秧要择吉日,在田头设供,请田公田婆,焚香烛,放鞭炮,饮开秧酒,俗称“开秧门”。下田拔秧,两手掸秧上露水,擦手背,以为可防伤筋。

立春前后,请田公田婆,棉农在棉田里留有红苋菜,象征田公田婆在此。山民请山公山婆,在地上撒一畚箕草木灰,祈保丰收。

夏秋之际,久旱不雨,各社联络,引请“龙王”,祈求降雨。先将“龙王”抬出龙王庙,曝晒数日,谓之“晒龙王”。然后将銮驾抬至附近深潭,以香火引接“龙神”。是时,庞大的迎神队伍,以大纛开导,有老者执香火引路,继以各社社旗、锣鼓十幡、龙王銮驾,各社“布龙”殿后,浩浩荡荡,路经社属各村,在晒场舞龙,迎至城内,穿主要街道到城隍庙,由县长官迎候、接见,求雨告毕。

畜禽饲养

养母猪要请猪栏菩萨。出售仔猪亦要在猪栏前设供,焚香烛,烧纸元宝。

孵鸡、鸭、鹅忌搅动粪缸七天,以免“盘头”(孵不出来)。孵出后把蛋壳倒入粪缸,以告孵化成功。

发生鸡瘟,取妇女月经带一条,放入鸡窝,驱赶瘟神。

第二节 生活习俗 饮食

主食 一日三餐,或干,或二干一稀。农忙季节加1—2餐点心。平原地区以大米为食粮,间或麦面;山区则大米及玉米、番薯等杂粮不一。青黄不接时掺杂麦碎、番薯干丝煮饭,以至瓜菜代。今均以大米为食粮,间或面粉,1978年后,番薯干丝等不再充当食粮。

菜肴 以腌白菜、咸菜、雪里蕻干菜和干菜笋为家常菜,农村还哟咸冬瓜、咸笋等。平时瓜茄豆菜,少见荤腥,过节或来客则添鱼肉禽蛋。今注重营养,讲究烹调,荤素搭配,菜肴多样。旧时请客,城镇简便,数菜一汤;农村碗头较多。新结姻亲登门必杀鸡宰鸭。娶嫁宴席贫富不等,有“八围筵”(8冷盆,10热菜,2点心)、“十二围筵”(12冷盆,12热菜,4点心)、“十六围筵”(12冷盆,12热菜,4点心,4水果)。一般8—10碗,尘“八碗头”、“十碗头”。过年节菜肴丰盛。传统有白斩鸡、蹄胖、元宝鱼、扣鸡、扣肉、甜羹、鸡羹糊等。今宴请新结姻亲与娶嫁宴席均用冷盆、热炒,每桌18—24盆,以至更多。以河鳗、鳖、蟹、虾等四大件上桌为上乘,一般均有全鸡全鸭,甜羹、咸糊减少。丧事菜肴旧时以素为主,俗称“豆腐饭”,今荤菜增多,与一般请客少别。

点心 种类颇多,料以米粉、面粉为主。有汤团、艾青团、糯米金团、松花金团、麻团、年糕、蛋糕、粽子、馒头、麻糍、烧卖、面条、大饼、油条、生煎包子等。

饮料 酒为旧时祭祀和待客所必备,以黄酒为主。60年代喝白酒的增多。80年代兴喝啤酒。邑人惯喝绿茶,今还兴喝汽水、可乐、咖啡。

服饰衣着 民国初期,男穿大襟短衫,小脚扎带裤(镶腰),冬则长衫、棉袍。女穿齐膝大襟衫、中裤(镶腰圆筒裤)、围褶裙或青布褴。婴孩穿“和尚衣”,外裹“抱裙”。幼童穿开裆裤,胸前系“围涎”。士绅、商人及知识阶层穿长衫,庄重场合外加马褂。民国中期,男兴对襟胡钮短衫、中裤,女兴短袖大襟衫,冬则棉袄,始见绒线衣。民国后期,公务人员、工商界人士、教师兴中山装,间有西装。青年学生兴学生装。城镇妇女兴长、短袖旗袍,改中裤为短裤,农村则多沿袭旧式服装。建国后,兴中山装、列宁装。1954年,提倡穿苏联花布,60年代兴青年装,妇女盛穿两用衫。“”期间,青年男女兴绿军装,中、老年多穿蓝、灰色中山装。80年代,服装多样化,款式、颜色以流行为美。兴西装、茄克衫、牛仔裤及各式西裤。羽绒衣涌现,旗袍复出。

鞋袜 民国初期,穿布鞋、布靴,冬加布袜。妇女缠脚,穿绣花尖顶鞋。婴孩穿虎头鞋,老年人穿布靴。劳动者穿草鞋,山区内加山袜。雨雪天,穿钉鞋、钉靴,或在布鞋底上涂桐油充作雨鞋。劳动者行走赤脚,冬时穿着箬壳草鞋,内穿布袜,渔民行贩内加发袜。民国中期,兴球鞋、套鞋、皮鞋,内穿线袜。妇女兴褡襻鞋、高跟皮鞋和长统丝袜。农村如故。民国后期,鞋袜无多大变化。建国后,兴解放鞋、塑料凉鞋,内加线袜,钉鞋、钉靴、草鞋、布袜逐渐淘汰。80年代兴各式皮鞋、皮靴、运动鞋、凉鞋、保暖鞋、尼龙袜,布鞋、线袜罕见。

帽 民国初期,男戴毡帽,老年人则戴风斗帽,士绅、商人及知识阶层戴瓜皮帽。中、老年妇女戴黑平绒包头或缠二寸宽的绉纱。民国中期,男戴猢狲帽,山区则老虎头帽,渔民和搬运工人仍戴毡帽,公务人员、工商界人士、教师兴礼帽、鸭舌帽、吕宋帽,始见绒线帽。民国后期沿袭。建国后,中、老年戴卷边绒线帽,公务人员兴八角帽、干部帽、工人帽,毡帽、瓜皮包头、缠纱等逐渐淘汰。80年代兴滑雪帽、绒线帽,礼帽复出。

仪容 辛亥革命前,男蓄发,梳辫子。未婚女子梳单辫,额前留发,称“刘海”;已婚妇女挽发髻,横插银簪外加网罩。男留须,女缠脚。民国时期,男剪去发辫改剃光头、平头、圆顶头。孩童剃“瓦片头”、“桃形头”。未婚女子梳双辫;婚后梳“绕绕头”、“翻头”。后男兴西发,女兴烫发,男女兴镶金牙。建国后,男多西发,平头次之,光头罕见。女多一刀齐短发、两角辫,发髻逐渐淘汰。80年代,青年妇女多烫发,男青年多留长发。

民国时期,女佩戴金银手镯耳环、玉簪、戒指和项链。男亦有戴戒指、手镯的。建国后,逐渐消失。80年代复兴。

居住 旧时居住,富豪之家深宅大院,民国时期出现西式别墅。中等之家,木结构平房,间有二层楼屋。贫困农民,住宅简陋。姚北棉农多住草舍,毛竹屋架,稻草扎盖,泥墙挡风。姚南部分山民住山厂,竹、草筑成。建国后,经土地改革,居住贫富悬殊有所改变。1978年后,兴建居民住宅,钢筋混凝土结构。城镇一般4—5层,每户40—50平方米,有卧室、膳座间、灶间和卫生间。农村一般2层2—3间,厅堂、灶间,前面还有小院。草舍、山厂已罕见,木结构平房减少。

外出 旧时外出运行,必择吉日。近地一般择初三、十六出门。多步行,亦坐船。富豪之家出门坐轿或雇划船,包船舱。

船,有快船、划船、夜航船和渡船。头尖尾翘,四枝橹加拉牵,运行较快,称“快船”。小巧玲珑,乌篷板舱,后一人蹬一桨并执一桨,前面加一扳桨,坐3—5人,舒服自在,称“脚划船”。竹篷六舱,橹、篙、牵一齐上,傍晚开船,天亮到达目的地,称“夜航船”。夜航船,男客睡中舱,女客睡后舱,男女分居。拱斗式,长方形,一篙一橹,专门送客过江,称“渡船”。

轿,有花轿、客轿、肩舆之分。用以迎亲,称“花轿”,四人抬,扎满彩珠、彩带、彩球。送客运行,称“客轿”,亦名青衣轿,三面布幔,正面轿帘,两人抬。躺椅或竹椅,左右绑上两根竹竿,称“肩舆”,俗称“爬山虎”,两人抬,送客翻山越岭。民国时期,出现轮船、汽车、火车,旧有客运船轿逐渐减少,今已淘汰。

中国古代服装起源

中国服装历史悠久,服装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在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曾发掘出约 1.8万年前的骨针。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有管状骨针等物出土。可以推断,这些骨针是当时缝制原始衣服用的。

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王室公卿为表示尊贵威严,在不同礼仪场合,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形式、颜色和图案。最著名的为《尚书·益稷》所载十二章服:“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十二章纹遂成为历代帝王上衣下裳的服章制度,一直延用到清帝逊位、袁世凯复辟称帝。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

春秋战国服饰(公元前770~前221)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河南襄邑的花锦,山东齐鲁的冰纨、绮、缟、文绣,风行全国。工艺的传播,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不仅王侯本人一身华服,从臣客卿也是足饰珠玑,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贵重。古人佩玉,尊卑有度,并赋以人格象征。

秦汉服饰(公元前221~公元220)这一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在汉代,随着舆服制度的建立,服饰的官阶等级区别也更加严格。秦汉服装面料仍重锦绣。绣纹多有山云鸟兽或藤蔓植物花样,织锦有各种复杂的几何菱纹,以及织有文字的通幅花纹。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张骞奉命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通道,成千上万匹丝绸源源外运,历魏晋隋唐,迄未中断,史称“丝绸之路”。

魏晋南北朝服饰(220~589)魏晋和南北朝时期,等级服饰有所变革,民族服饰大为交融。冠帽已多用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有折角巾、菱角巾、紫纶巾、白纶巾等。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这一制度此后历代相沿杂而用之,直到元明。晋代的首服除幅巾为社会沿用之外,有官职的男子还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纱帽的称漆纱笼冠,本是两汉武士之制,传之又传,不仅用于男官员,并流传民间且男女通用。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人民错居杂处,政治、经济、文化风习相互渗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饰也因而改易发展。

隋唐服饰(581~907)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而统一,由战乱而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彩锦,是五色俱备织成种种花纹的丝绸,常用作半臂和衣领边缘服饰。特种宫锦,花纹有对雉、斗羊、翔凤、游鳞之状,章彩华丽。刺绣,有五色彩绣和金银线绣等。印染花纹,分多色套染和单色染。隋唐时期男子冠服特点主要是上层人物穿长袍,官员戴幞头、百姓着短衫。直到五代,变化不大。

宋辽夏金元服饰(947~1368)宋代基本保留了汉民族服饰的风格,辽、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饰则分别具有契丹、党项、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点。各民族服饰再度交流与融合。宋代服饰大致有官服、便服、遗老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罗为主,政(蟹)府因五代旧制,每年要赠送亲贵大臣锦缎袍料,分七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袭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官服服式大致近于晚唐的大袖长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乌纱帽,名直脚幞头,君臣通服,成为定制。宋代官服又沿袭唐代章服的佩鱼制度,有资格穿紫、绯色公服的官员都须在腰间佩挂“鱼袋”,袋内装有金、银、铜制成的鱼,以区别官品。

明清服饰(1368~1911)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清代则以满族服装为大流。而上层社会的官服是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自唐宋以降,龙袍和**就为王室所专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紫色为贵。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为正色,又因《论语》有“恶紫之夺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废除不用。清代官帽与前朝绝然不同,凡军士、差役以上军政人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纬帽,还视品级高低安上不同颜色、质料的“顶子”,帽后拖一束孔雀翎。翎称花翎,高级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圆斑),并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眼多者为贵,只有亲王或功勋卓著的大臣才被赏戴。皇帝有时还赏穿黄马褂,以示特别恩宠。四、五品以上官员还项挂朝珠,用各种贵重珠宝、香木制成,构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