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澳洲最吃香的职业

宜昌定制高档西装-宜昌西服

 澳洲最吃香的职业是什么?答案可能会让你大跌眼镜。澳洲最吃香的职业并不是传统观念里我们认为的哪些热门职业,而是别的。具体是什么职业呢?下面就由的我为大家揭秘澳洲最吃香的职业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大部分中国年轻人理想的工作状态可能是在城市中心CBD高档写字楼穿着西装喝着Starbucks,朝九晚五按部就班。而现实中很多人的状态却是早上七点起床赶着公交车,匆匆吃完早餐,上班不敢迟到下班不敢早走,一边拿着刚刚好的薪水,一边对办公室对面正在修建大楼的工人表示不理解:那么累~谁会干呀!你不知道是,在遥远地球另一端的澳洲,这些技术性工人有多么的吃香哟!今天金吉列宜昌澳新部的陈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走近澳洲的“体力劳动者”吧!

  1.木工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澳洲政府公布了最新的澳洲技术移民清单,这里面就新增了木工职业,提起木工你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的是天桥下马路边,面前摆个小牌子写一串电话号码揽活的务工人员。而在澳洲,熟练木工的日薪不低于200澳币,并且还常年面临“有工无人做”的局面,和中国不同,澳洲当地人住的基本都是自建房,既不涉及开发商也不涉及物业公司,所以从建房到后期的房屋维护都是业主请工人上门来做,其中木工就不可避免的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工人们的工资则是按照出工时间和工作量来结算的,出工时间越长工作量越大收入也就越高。可即使是这样,在澳洲请到一名木工上门维修家具也需要等待半年之久!但是澳洲木工专业的申请在这几年却一直的不被中国学生追捧,如果你是希望去澳洲就业和移民的高中生、中专生并且拥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强或者你是希望在澳洲就业和移民的大专生、本科生,可以了解下这个专业,毕业以后的就业前景跟移民前景是非常乐观的哟!并且由于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多元化的文化氛围让澳洲人民都非常的包容非常的热情,对体力劳动者他们都是非常的尊重的哟!据说澳洲女人就觉得从事体力劳动的男人最有魅力呢!

  2.汽车修理工

 除了木工被列为技术移民新专业,汽车修理工也在最新的技术移民名单里面。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汽车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人均汽车拥有量一直排在世界前三位。目前,澳大利亚汽车工业包含各种各样的厂商,从汽车制造商到原料供应商、配件生产商等等。而且大多数都与国际接轨,可以说澳洲汽车工业是世界汽车工业的一个缩影。随着车辆的增多衍生的车辆维护保养修理问题也越来越多,随之带动了汽车维修工这个行业的发展,据相关数据统计,由于澳洲本土居民对服务行业的不热爱,目前澳洲汽修行业有一半岗位空缺!汽修工在澳大利亚各个地区都很好找工作,特别是那些精通汽车电气系统和燃油喷射系统的人才,会有很多的工作机会,并且年收入在28万/年(人民币)左右!对于有移民打算的海外留学生来说,相比学位课程,TAFE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 TAFE学院所教授的汽车维修专业是非常实用的技术,而非纯粹的理论,并且授课教师都是来自业界的专业人士,课程采取小班授课,保证每个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机会;此外,大多数学院都有自己的实习场所供学生联系实际操作技能,这种学校学习+校外实际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能更快的在这个领域成长起来。需要注意的是汽修类课程的名额有限,通常要提前8—12个月申请才能保证入学。

 看来学会一门技能还是很有用的呢!不仅能找一份好工作还可以换一种方式实现自己移民的梦想哟!你心动了吗?

从黄花开车到夷陵区天问小学要多久

从黄花开车到夷陵区天问小学大概23分钟左右,距离有15公里。从黄花出发,经过川汉路,和谐街,宜保路,夷兴大道,宜黄路,发展大道,东方大道,锦江大道,东湖大道,最后到达夷陵区天问小学,一共行驶15公里,时间要23分钟。

宜昌一日游必去景点推荐

这个季节去稻城亚丁,需要带羽绒服,毛衣,温度在5摄氏度的样子。进入景区前要准备好雨衣、防晒霜、厚外套、鞋套、午餐、氧气罐、巧克力。这些东西在当地都可以买到,景区里当地村民也会兜售。午饭可以买超市里即时加热的便携饭,氧气罐最好去药店买。山上气候多变,时雨时晴,最好里面穿薄衣服,外面裹厚外套,方便穿脱。稻城七月平均温度是9℃~21℃,天气寒冷。白天平均21℃,建议穿单层棉麻面料的短套装、T恤衫、薄牛仔衫裤、休闲服、职业套装等舒适的衣服。夜间平均9℃,建议穿套装、夹衣、风衣、休闲装、夹克衫、西装、薄毛衣等保暖衣服

2022毛相林先进事迹材料大全

毛相林,现任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委会主任。他43年不改初心使命,坚守偏远山村,坚持苦干实干,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长的绝壁“天路”。下面我整理,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毛相林先进 事迹 1

下庄村位于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的一个巨大的天坑里,现与原两河村合并。该村共有176户716人口。其中,居住在天坑内的有96户、397人。曾经的下庄,流传着这么一首打油诗: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两眼直发昏。这首民谣不知流传了多少年,多少代。它既是对下庄自然环境及地貌特征的形象写照,更是下庄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反秧。村里的人要想出村,唯有徒步穿越悬崖峭壁上一条总共有108道弯的羊肠小道,到县城要走上整整三天。在凿通这条“天路”之前,300多人的村庄有153人从未到过县城,甚至还有50人从未出过村,不知公路汽车为何物,全村数十年只出过3个高中生,下庄人做梦都想走出大山。

1997年农历7月,支书、村主任一肩挑的毛相林从巫山县委举办的村干部培训班学习归来,坐在海拔1300米的岩口子上,望着天坑中的下庄,毛相林不停地问自己:下庄人的日子越来越紧巴。许多外出打工的青年都一去不复返,剩下的单身汉越来越多,越来越难找老婆。难道下庄就在这“井底”永远穷下去困下去吗?难道我毛矮子就硬是比别人矮一大截?望着远处直视苍穹的巨岩“笑天龙”,心里腾起了修公路的打算。“毛矮子莫是发了疯祖祖辈辈都只是感想的事,他居然敢做?”毛相林刚提出修路,村民就议论纷纷。怀疑的,担心的,嘲笑的都有。

在毛相林的带领下,一九九七年冬月十二,一个阴冷的日子。随着毛相林的一声令下,下庄人炸响了第一眼开山炮,向大山、向闭塞、向贫穷发出了挑战。动工修这条路的时候,村里只有80多个劳动力,用的是钢钎、锄头、撮箕这些最原始的工具,用肩扛手掰这些最原始的 方法 ,一寸一寸向前掘进,村民沈庆富、黄会元等6条生命的代价和无数个日日夜夜,下庄村民硬是凿通了天坑,用血肉之躯硬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天路”。他们修路的壮举,被原万州日报连续报道,并提炼出了“下庄精神”:勤劳友善、甘于奉献、自强不息。用展览的方式在万州、重庆、湖北等地展出,引起了全国性轰动。

毛相林先进事迹2

毛相林人虽矮小,但意志坚强如岩石。他家5口人,其妻长期有病,母亲70多岁。要修路,他是村干部,必须一心扑在工地上。晚上,他找妻子做思想工作。妻子抱怨:“你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几口人张着嘴巴望着你,你还想修路?”没有办法,他只得找到母亲。母亲是个老党员,全力支持儿子:“你放心去干,干就干出点脸面。路没修好,我找你;家里有差错,你找我。”

为了修路,毛相林没日没夜地吃住在工地上,与村民们同甘共苦。为了修路,他“挪”用了母亲700元的养老钱,还以个人的名义在信用社贷款1万多元……有一次,工地上炸药、快用完了,眼看就要停工了。毛相林回到家里,叫妻子把妹妹寄存在他家的3000元钱拿出来去买材料。一向温顺的妻子态度十分坚决:“不行。”毛相林轻言细语不见效果,火了。不禁上前推了妻子一掌,将妻子推了一个趔趄,险些跌倒。妻子扑了上来,和丈夫抓扭起来。后来,在母亲的调解下,妻子才答应把妹妹的钱拿去救急。

下庄人有不服输的性子。毛相林更具备这种性格。

以前,下庄村还可自给自足,村民们一年到头不缺粮少肉。但是,相邻的贫困村阮村通过劳务输出和发展烤烟产业,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原来别人羡慕的下庄村逐渐被甩在身后,成了一个贫困村。他带领乡亲四处考察取经,学习发展 经验 ,找寻合适的产业。 种植 烤烟?不行,下庄村海拔三、四百米,不行。发展天麻种植?不行,一是成本大,二是地理气候条件不适宜。有一次,他到曲尺乡参加现场会,发现了当地的柑橘树长得喜人,村民凭借种植柑橘、小水果等,一年收入上万元。一打听,柑橘适宜中低海拔种植,下庄正适合。2013年,下庄村500亩柑橘园基本成型。

“路通、车通,才有人通、财通。”当年曾全程参与修路的下庄村校老师张泽焱告诉记者,自从公路修通以后,村里至今已走出去20多位大学生,有的还上了名牌大学,村里有了漂亮的小学,学生们不仅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而且学校还配备了电脑,随时可以上网。张泽焱说,随着出山公路的打通,到山外闯世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村民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村民栽果树,种西瓜,拉到山外去卖,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现在,电视、洗衣机、智能手机已不是什么希罕之物,有些人家还买了私家车。

下庄村是2015年脱贫村。在县交委和帮扶牵头部门工商联的帮助下,下庄村的产业已然规划清晰,产业发展正迈出新的步伐。“全村在巩固300亩烤烟的基础上,又发展了500亩柑橘;还鼓励劳动力外出务工……”毛相林说,除了产业外,现在全村的水、电、路、卫生等基础设施也大为改善,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十足。“我们村要确保今年脱贫,再过二、三年基本实现小康。”毛相林告诉记者,该村还准备打造“下庄精神” 教育 基地,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要致富,先修路。路要宽敞了,车轮才会滚滚来。上世纪末下庄人第一次修通的路,只能通摩托车和小型农用车。每逢下雨,山上滚滚落石和泥石流,经常阻断交通。这条8公里长的公路,拉近了下庄村与外界的距离。但仍然无法承载让下庄村富裕起来的重任。眼看别村的公路车水马龙,而自个村的公路年久失修,毛相林决定再次带领村民整修公路。

2015年5月8日,毛相林和24位曾经参与修建8公里“生路”的下庄勇士,主动站出来,带领村里的青壮年,对下庄出山公路进行拓宽整修。路窄了,扩。弯急了,取直……在整修公路的现场,随时可以看见毛相林忙碌的身影。有时,他与村民们一起轮锹挥锄;有时,他与技术人员盘坐在公路边,盯着图纸指划着什么。数月过去,一条2米来宽的机耕道变成了3米多的碎石路。

“我们以前修路,是为了走出天坑看看外面的世界,”毛相林的语言很直白,从来没有提及“下庄精神”几个字。“18年前修了路,村民们能出山看一看外面的世界,让子孙后代不再愚昧。”毛相林说,现在修路,是为了发展产业,大伙儿致富的 渠道 也拓宽了,以前交通不够通畅,更不够通达,运输成本高,很多蔬菜、经济作物卖不出去。现在,可以大力发展了。总之,让村民们不再贫穷,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但我们深信,下庄人的战天斗地、顽强拼搏、自力更生的下庄精神早已浸入到他们的骨肉和血脉之中。毛相林是其中的一员,更是其中的代表人之一。

毛相林先进事迹3

毛相林,现任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委会主任。他43年不改初心使命,坚守偏远山村,坚持苦干实干,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长的绝壁“天路”。为了改变下庄贫困落后的面貌,让老百姓过上富裕的生活,他带头引路,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努力实现乡村振兴,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造福了广大村民,树立了脱贫攻坚一线党员干部的光辉榜样。2020年11月18日,宣传部授予毛相林同志“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全社会向他学习。

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那条绝壁“天路”越来越热闹了。

自从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荣获“时代楷模”称号以来,这条路正迎来一波又一波客人。大家不辞辛苦,只为看一眼挂在绝壁上的“天路”和那修路的人。

毛相林就是那带领全村在绝壁上凿路的人。他生在下庄、长在下庄,一辈子工作在下庄。他没有读过万卷书,更没有行过万里路,但他身上却有那么一股子劲儿,激励他带着下庄人从开凿绝壁“天路”到打赢脱贫攻坚战,从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走上乡村振兴的致富路,形成了令人敬佩的“下庄精神”。

在偏僻闭塞的大山深处,这些精神是怎样在这位普通农民身上生长起来的?

带着这个疑问,CQDK全媒体记者一行来到下庄。我们发现,毛相林血液里流淌着的这股能量,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与党的培养和教育有关,与乡亲们血脉相融的感情有关,与下庄的年轻人有关,当然,也与修路有关。

毛相林先进事迹4

CQDK全媒体:您是土生土长的下庄人,能回忆一下幼时的成长经历吗?

毛相林:我出生于1959年,出生后,母亲没有奶水,是集体食堂把我养大的。在那个年代,集体食堂也没啥吃的,村民们就用菜叶兑水喂我,这东西吃了也不长肉。大家都说我活不了,但还是一直坚持喂我。在那样的条件下,我最后还是活了下来,虽然个头小,但力气大,干活也不错。

CQDK全媒体:在下庄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毛相林:童年就是日复一日地劳作。我小时候很可怜,父亲患有严重的支气管炎,干不了活,我母亲身体也不大好。那时大家都在集体(生产队),靠挣工分吃饭,我家没什么劳动力,挣不了多少工分,自然就成了“缺粮户”,所以我小时候经常饿肚子。后来我长大一点,又是家里老大,底下还有4个妹妹,农活自然就落到我的肩上。从10岁开始,我就可以一个人放一头牛,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到山上放完牛再去上学,天天如此,就这样到了14岁,父亲病情严重了,我初中上了半年就不得不辍学回家。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在集体(生产队)劳作。

CQDK全媒体:小孩都比较贪玩,您有没有趁着干活间隙偷偷跑出去玩的经历?

毛相林:没有,从来没有过,我干活都是从天亮干到天黑。我把劳作当成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因为如果我不去做,就没有粮食吃,全家的生活就更困难了。我认为后来修路,也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那时大家都说这件事很难,但再难我也要坚持去做,因为如果不修路,下庄就永远没有出路。

CQDK全媒体:这样的成长经历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毛相林:我是自小就吃过苦的人,懂得“辛苦才能讨到饭吃”的道理,所以一直能吃苦,成熟得比较早,做任何事对自己的要求也高。过去饭不够吃,我饿着肚子也要去干活,现在吃得饱、穿得暖,还有什么事情干不成?只要回顾过去,想到当年的经历,我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感到害怕。

CQDK全媒体:您刚才讲到村民们在集体食堂一起努力把您养大的经历,让我想到您曾经说过下庄人特别团结,有没有发生过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

毛相林:有很多,印象最深的是我父亲去世那年。我记得那年下了很大的雪,厚厚的积雪把柏树都压断了。我们下庄是很少下雪的,因为它在坑里,海拔比山顶低了1000多米。我父亲去世时就下着 大雪 ,特别冷,家里正好又没柴火了,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村民们陆陆续续来到我家,他们冒着大雪,都是来送柴火的。那天全村的人几乎都来了,一家送一点,柴火堆了很多,我家烧了两年才烧完。这件事我记了一辈子,为什么印象这么深刻呢?因为下庄没路,煤炭运不进来,所以村民们只能烧柴。你不知道,下庄人砍柴有多不容易,得上山里砍,很危险,我们这里每年都有人因为砍柴去世,所以那些柴火是村民们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他们那样支持我,我又怎能不时时刻刻把老百姓放心里呢?

CQDK全媒体:下庄人一直这么团结吗?

毛相林:在我看来,下庄人一直是紧紧团结在一起、不分你我的。我再讲一个小 故事 ,以前村里穷,乡亲们都没有好衣服穿,村里有一户相对比较富足的人家,他有一件好衣服,其他村民如果要出去到亲戚家参加宴席,都会来他这儿借衣服。他这件衣服,很多村民都穿过,你说这是不是不分你我?正是因为下庄人有这种团结精神,所以修路那会儿我一组织,全村人都来了。

CQDK全媒体:下庄人这种血脉相融的感情,是您一直扎根于此不懈奋斗的原因吗?

毛相林:是这样的。不瞒你说,年轻的时候我也到湖北省宜昌市打过工,但干了两个月就回来了,不是外面不好,而是村里给我写信,说需要我,让我回来。以前,总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出去打工挣钱,我每次都说我肩负着责任,如果我丢下老百姓出去了,就是对党不忠,对老百姓不负责。我们这个地方虽然穷,但是再穷我也要想办法让它变好,带领老百姓一起脱贫致富。

毛相林先进事迹5

CQDK全媒体:您父亲是抗美援朝老兵,母亲担任过村妇女主任,父母都是老党员,能讲讲您的父母吗?

毛相林:我父亲是一个当兵的人,性格比较火爆,也很刚毅。母亲则恰恰相反,她很温柔,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做事很细致,是一个积极面对生活,很正直、很努力的人。

CQDK全媒体:父母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毛相林:我的性格里有刚毅的部分,也有温柔的部分,应该是吸收了父母一刚一柔的性格特点。不过,我还是受母亲的影响比较大。我母亲是外嫁到下庄来的,那时候生活苦,她身体也不太好,但她从来没有抱怨过,每天出工比谁都早。我母亲还是村里的干部,我从小就看着她处理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务,看她如何和村民打交道。她处理事情非常公正,对村民也很和蔼,大家对她的印象都非常好。

CQDK全媒体:1982年,您在23岁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 申请书 ,为什么想要加入中国***?

毛相林:入党,一定程度上还是受了父母的影响,从小听得多、看得多,而且我喜欢看**,也被一些英雄故事所吸引,认为***更先进一些。我并不想做一个英雄人物,但很想成为一名***员,在村里为老百姓多做一些实事,这是我决定入党的原因。

CQDK全媒体:交了入党申请书却没有通过的原因是什么?

毛相林:当时我年轻气盛,老支书说我学习不够深入,还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在实践中接受党组织的考验。我母亲也指出我脾气暴躁、工作不踏实的缺点。

CQDK全媒体:此后10年,您5次递交入党申请,入党的过程这么曲折,没有想过放弃吗?

毛相林: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虽然过程很曲折,但我还是想要加入中国***。在基层工作,如果不是党员,很难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况且,在入党的过程中,我能不断审视自己的缺点,也有机会积极接受党的教育和培养,这是我成长的一个过程。我以前不爱做笔记,做事情有些莽撞,和老百姓沟通也有问题,后来这些坏习惯都没有了。我最终是感谢这段经历的,因为它让我变得更好,也为我更好地在基层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

CQDK全媒体:可以看出,入党这件事体现了您不服输、不放弃的性格,您一直都是这样吗?

毛相林:我好像从小就是这样,做任何事情,不管再难,只要决定了就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就算失败了也要 总结 教训。我给你讲一个故事,1979年,那时我还是下庄村民兵连长,有位村民在林区里砍了5棵树,这在当时是违反了政策的。我发现后,让他补栽10棵树,他不愿意。后来,我天天去他家给他讲道理,做思想工作,坚持了一个多月后,他终于听进去了,不仅补栽了10棵树,还在村民大会上作了检讨。如果没有这股劲儿,下庄的很多事情我都干不成。

CQDK全媒体:现在回忆起来,您人生中遇到的最大的挫折是什么?

毛相林:最大的挫折是路修完以后,频繁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事故。当初,我没有想到养护道路比修路还难。下庄的山太陡了,当年条件有限,我们没能把山体处理得更安全。路修完以后,每到下雨天,就会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道路没法通行,在外面上学的娃娃回不来,村里的农产品和土特产也运不出去。那时我压力很大,一到下雨天就紧张,感觉每时每刻都存在安全隐患。

CQDK全媒体:后来是如何解决的?

毛相林:我召集村民成立了道路义务养护队,大家轮流对道路进行清理、维护。和当年修路一样,大家都毫无怨言地加入进来。从2015年开始,在各方的支持下,才解决了这些安全隐患。

CQDK全媒体:修路的时间很长,困难很多,坚持一两个月或许相对容易,但坚持7年太难了,大家是怎么办到的?

毛相林:坚持修路这件事对我们来说,其实没有那么难,因为大家都有一个盼头在。这路啊,是修一段通一段,我们看到前面修好的路,就觉得很有希望,是这种希望一直在鼓励着我们,所以说人还是得有盼头。

CQDK全媒体:修这条路,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毛相林:性格里不服输、不放弃的劲儿被磨砺得更强了。通过修路,我明白了两个道理:第一,困难是一个接一个的,必须迎难而上;第二,遇到难啃的“硬骨头”时不要怕,只要把最困难的时候熬过去就会慢慢好起来。修路的时候,前面和后面都修得快,因为山不陡,但中间那段,我们熬了4年。熬过去以后,修后面的路就轻松了。

CQDK全媒体:那几年是怎么熬过来的?

毛相林:我刚才也说了,大家一直有一个盼头在,看到前面的路已经修好了,就要继续修下去。还有就是,当时我们队伍里年轻人特别多,都很能吃苦,我们干在一起、吃在一起、睡在一起,最长的一次在山里住了两个月。那时候路修不动了,我每天晚上都要去大家搭的棚里坐一坐,看看他们有没有受伤、情绪好不好。每次去,大家都是开开心心的,我们坐在一起聊聊天,相互鼓励,就这样一天天坚持下来了。不服输、不放弃的精神,我们每一位下庄人都有。

CQDK全媒体:后来想方设法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是不是也和修路这段经历有关?

毛相林:是的,其实最开始我想的是把路修通就好了,但路通了以后,我就想得更多,想得更长远了。看到大多数村民还生活在贫困线下,我就想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在发展产业上,我们走了不少弯路,一次次备受打击,但修路都熬过来了,所以这些困难对我们来说,也算不了什么。

CQDK全媒体:现在脱贫攻坚即将收官,您如何看待脱贫攻坚收官?接下来,下庄的发展还有哪些规划?

毛相林:过去下庄很贫困,是在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下庄不仅整村脱贫了,而且还变得越来越美,接下来就是乡村振兴。今天,我们的技术员刚去仔细查看了脐橙的生长情况,今年村里脐橙的产量又增加了,销售收入应该能超过80万元。目前,下庄的产业结构稳定,乡村旅游也逐渐发展起来了,村里还在大力发展养殖业,未来,村民们的收入还将进一步增加。

CQDK全媒体:我今天在村里遇到不少年轻人,最近几年返乡的年轻人多吗?

毛相林:多,今年就有二十多个年轻娃娃留在村里没出去了。

CQDK全媒体:听说您把儿子也劝回来了?

毛相林:对,我前几年就把他从上海叫回来了。回来以后,他一直在村里工作,也入了党。现在,他已经不愿意离开下庄,想在这里为老百姓多干点事。

CQDK全媒体:以前下庄人的梦想是走出去,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回来了。看到这么多年轻人回来建设家乡,您的心情如何?

毛相林:我当然很高兴,而且也一直在邀请年轻人回到下庄、建设下庄。我们这辈已经老了,也没读过什么书,年轻人的知识水平我们赶不上。下庄这几年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变化这么大,也多亏了这些年轻人。比如说我们的驻村干部周勇,他一周至少有4天在下庄,村民有任何问题,无论多难,他都能解决得很好。在这些年轻人身上,我看到了由知识和 文化 作为基础的实干精神。过去,我们下庄需要的是一条走出去的路,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下庄的发展需要知识和文化。一个地方如果没有知识和文化,是发展不起来的。所以看到这么多年轻人回到下庄,我感到很欣慰、很高兴,他们也给了我继续奋斗下去的动力。

CQDK全媒体:您刚才提到知识和文化对于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性,那对于下一代的教育以及“下庄精神”的传承,村里有怎样的规划?

毛相林:一方面,我们建成了下庄人事迹陈列室、愚公讲堂,充分展现下庄人修路的过程和精神,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这段历史;另一方面,我们准备在2021年再新修一所学校,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为下庄培养更多的人才。

CQDK全媒体:您觉得怎样的人生才是最有价值的?

毛相林:回顾过去几十年,我虽然没多少文化,但是经过党的教育和培养,我收获很多,也把这些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下庄做了一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我认为不断付出的人生才是最有价值的,也希望未来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为下庄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付出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