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房西装定制多少钱合适-设计一套西装大概多少钱
现在农村结婚费用为什么这么高?
根据市场经济的理论。供大于求则价格下降。供小于求,则价格上升。
现在农村越来越多的男子找不到老婆,这就是现在。结婚的费用是由男子来承担的。显然供小于求造成的结婚费用越来越高。
另外一方面是传统的思想在起副作用。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现在吧,要结婚不再是以前的那种简单的三件套了,而是要车子,房子,票子。哪家人嫁闺女,愿意让闺女去男方家吃苦呢。
结婚是人一生当中很大的一件事情。人生三大喜。金榜题名。洞房花烛。衣锦还乡。都是靠金钱堆出来的,三大喜。
世界杯各球队国家的风土人情(特产或特点)
法国
法国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般以握手为礼,少女和妇女也常施屈膝礼。在女士之间见面时,他们还常以亲面颊或贴面来代替相互间的握手。法国人还有男性互吻的习俗。两个男人见面,-般要当众在对方的面颊上分别亲-下。在法国一定的社会阶层中,“吻手礼”也颇为流行。施吻手礼时,注意嘴不要触到女士的手,也不能吻戴手套的手,不能在公共场合吻手,更不得吻少女的手。 法国人在餐桌上敬酒先敬女后敬男,走路、进屋、入座都要让妇女先行。拜访告别时也是先向女主人致意和道谢,介绍两人相见时,-般先介绍女士。若介绍客人有好几位,-船是按座位或站立的顺序依次介绍。有时介绍者一时想不起被介绍者的名字,被介绍音应主动自我介绍。到法国人家里作客时别忘了带鲜花。 送花时要注意,送花的支数不能是双数,男人不能送红玫瑰给已婚女子。在送花的种类上应注意:在当地送菊花是表示对者的哀悼。法国人把每一种花都赋予了一定的含义,所以选送花时要格外小心:玫魂花表示爱情,秋海棠表示忧虑,兰花表示虔诚,郁金香表示爱慕之情,报春花表示初恋,水仙花表示冷酷无情,金盏花表示悲伤,雏菊花表示我只想见到你,百合花表示尊敬,大丽花表示感激,金合欢表示信赖,紫丁香表示我的心是属于你,白丁香表示我们相爱吧,倒挂金种表示心里的热忱,龙头花表示自信,石竹表示幻想,牡丹表示害羞,白茶花表示你轻视我的爱情,红茶花表示我觉得你最美丽。此外,法国人视鲜艳色彩为高贵,很受欢迎,视马为勇敢的象征,认为蓝色是“宁静”和“忠诚”的色彩,粉红色是积极向上的色彩。但法国人忌讳核桃,厌恶墨绿色,忌用黑桃图案,商标上忌用菊花。法国人还视孔雀为恶鸟,并忌讳仙鹤、乌龟,认为杜鹃花、纸花不吉利。 法国人大多信奉天主教,其次才是新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他们认为“13”这个数字以及“星期五”都是不吉利的,甚至能由此引发什么祸事。如果你对老年妇女称呼“老太太”,她们是很不高兴的。法国人还忌讳男人向女人送香水。他们还不愿意别人打听个人的私事。如果初次见面就送礼,法国人会认为你不善交际,甚至认为粗俗。 法国女宾有化妆的习惯,所以一般不欢迎服务员为她们送香巾。法国人在同客人谈话时,总喜欢相互站得近一点,他们认为这样显得更为亲近。他们偏爱公鸡,认为它既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还有司晨报晓的功能,因而它可以用作“光明”的象征,并奉为国鸟。他们还非常喜爱鸢尾花,认为它是自己民族的骄傲,是权力的象征、国家的标志,并敬为国花。 法国人在交谈时习惯于用手势来表达或强调自己的意思,但他们的手势与我们的有所不同。如,我们用姆指和食指分开表示“八”,他们则表示“二”;表示“是我”这个概念时,我们指鼻子,他们指胸膛。他们还把姆指朝下表示“坏”和“差”的意思。 法国人一年到头似乎离不开酒,一日三餐,顿顿离不开酒。他们习惯于饭前用开胃酒疏通肠胃,饭后借科涅克(白兰地)之类的烈性酒以消食,佐餐时,吃肉类配红葡萄酒,吃鱼虾等海味时配白葡萄酒;玫瑰红葡萄酒系通用型,既可用于吃鱼,也可用于下肉。法国人讲究虽多,但喝的并不多。三五人一桌的聚会,一瓶10度上下的葡萄酒通常就够了,人们更多的是喝矿泉水。法国人也和大多数西方人一样,没有劝酒的习惯,喝多少自便。
德国
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德国的18世纪文学走向顶峰。歌德、海涅、席勒、莱辛和格林兄弟都是杰出的代表。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有托马斯·曼、海因利希·曼和贝托尔特·布莱希特。作家海因里希·伯尔和贡特·格拉斯分别于1972年和199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德国有3000多座博物馆,收藏内容十分丰富。此外,每年都举行各种艺术节、博览会和影展等。法兰克福和莱比锡是德国图书出版业中心。德国图书出版量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占第二位。音乐是德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德国造就了各个不同时期的音乐大师,如贝多芬、巴赫、门德尔松、瓦格纳等。柏林爱乐乐团更是享誉世界。教堂、宫殿和古堡德国重要的文化遗产。著名大学有科隆大学、慕尼黑大学、亚琛工业大学、海德堡大学等。德国人时间观念比较强,无论是在商务上还是在私人交往上,德国人注重准时。德国人重视商业信誉,一般不轻易更换合作伙伴。德国的教育和文化艺术事业由联邦和各州共同负责,联邦政府主要负责教育规划和职业教育,并通过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协调全国的教育工作,在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和进修方面,主要立法和行政管理权归属于各州。全国性的文化艺术活动由联邦政府予以资助。对外文化交流由外交部负责协调。大、中、小学和职业教育发达,实行12年制的义务教育,公立学校学费全免,教科书等学习用品部分减免。小学学制4-6年,中学学制5-9年。高等学校享有一定自主权,原则上实行自由入学,对部分学科采取名额限制。职业教育实行“双元制”,即职业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中的实践相结合,成人教育和业余教育普及。教师为终身公职人员,必须受过高等教育。
喜爱读书——德国人的优良传统之一 世界遗产——穆斯考尔公园 特里尔的世界文化遗产
英国
英国人一向注意服装的得体与美观。男要肩平,女要束腰,衣服平整,裤线笔挺。即要突出健美的线条,还要掩盖身体的缺陷。
在某些特定的正式场合,英国人还保留不少传统服装。法院正式开庭时,法官仍然头戴假发,身穿黑袍。教堂做礼拜时,牧师要穿上长袍。每届国会开幕,女王前往致词时,更是头戴珠光闪烁的王冠,随行的王宫女侍都身着白色的长裙礼服;王宫卫士身穿鲜红的短外衣、黄扣黄束腰,头戴高筒黑皮帽。伦敦塔楼的卫士黑帽、黑衣、上绣红色王冠及红色边线。近卫骑兵是黑衣、白马裤、黑长靴、白手套,头戴银盔,上面飘着高高的红穗。
英国的禁忌与习俗
三个禁忌:
不能加塞 英国人有排队的习惯。你可以看到他们一个挨一个地排队上公共汽车、火车或买报纸。加塞是一种令人不齿的行为。
不能问女士的年龄 英国人非常不喜欢谈论男人的工资和女人的年龄,甚至他家里的家具值多少钱,也是不该问的。如果你问了一位女士的年龄,也是很不合适的,因为她认为这是她自己的秘密,而且每个人都想永葆青春,没有比对中年妇女说一声“你看上去好年轻”更好的恭维了。毫无疑问,每个女士的发型、化妆和衣着都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美丽、更年轻,但是如果她的打扮让人感到太刻意,那么别人就会带着非难的口吻说她“显得俗气”。
不能砍价 在英国购物,最忌讳的是砍价。英国人不喜欢讨价还价,认为这是很丢面子的事情。如果你购买的是一件贵重的艺术品或数量很大的商品时,你也需要小心地与卖方商定一个全部的价钱。英国人很少讨价还价,如果他们认为一件商品的价钱合适就买下,不合适就走开。
盥洗室与去“100号”
盥洗室一词的本意为洗手或洗脸的地方,但其实际含义则是厕所,英国人上厕所时不会直截了当地说“去上厕所”,在提醒别人时也是如此,都不直接提到“厕所”二字。如果你想要上厕所,可以说“去男人的房间”,或“去女人的房间”,也可以说“请原谅几分钟”或“我想洗手”等等。小孩子们想要大小便时便说“我要去那个地方”。在朋友之间和家庭内部,“100号”则是最常用的说法。
舞会上怎样不失礼
英国大型舞会一般在晚间10时左右开始。舞会可在私人家中或到饭店举行。主人邀请客人应事先寄送请柬,并注意邀请的客人男女数目要大致相当;如不等,可使男子多于女子。按照习惯,主人请人参加舞会,有时也设晚宴;有时光请跳舞而不设晚宴;而有的则请参加舞会的客人中少数人吃晚饭,饭后跳舞;其他人只能参加舞会而不能吃饭。所以,被邀请的人一定要看清请柬上的字样,以免使主人难堪。舞会上,主人备有夜宵,也可能只备些茶、咖啡和三明治等。参加舞会的客人服装要整齐,跳舞时男宾要轮流请女宾,其中有一次必须与女主人跳舞。男子与男子、女子与女子共舞是要被人笑话的。遇到重大喜庆节日,一个人如同时接到两份请柬,那么可参加一个舞会,提前退场后再赶另一个舞会,因为按习惯参加舞会的人可随来随走,不算失礼。
女士优先与绅士风度
在英国,尊重妇女是体现绅士风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女士优先是一个人人皆知的行为准则。
在通常情况下,英国人总是把女子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如男女一起进房间,男的要替女士开门。进房间或进餐馆大多是女子在前,除非男的必须在女士的前头去选餐桌、开车门或做其他效劳。在街上行走,或过马路时,男子要走在女士身旁靠来车方向的一侧。如果一个男子和两个女士一起走,他应当走在两者当中。如果男主人或女主人或者两者同坐一辆车来接客人去吃饭,客人应该挤在汽车的前座,让后座空着,因为司机就是男主人或女主人。在宴会上,主人把客人领进客厅时,如果客人是位女士,她进客厅时,厅中的大多数男子都要站起来以示敬意。如果女主人的女儿在,她要把客人给女儿作介绍。通常是把男士介绍给女士,除非他年长得多或地位高得多。一般的惯例是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不管进入客厅的是男士还是女士,在客厅里就座的女士都不必起身为礼。宴会开始,男士们为女士们拉开椅子,帮女士入座。
有些英国人慨叹,在对待女士的礼遇方面,如今世风已不如以前。据说是因为妇女在选举、就业、 工资待遇和接受高等教育方面获得了与男人平等的权利,她们就不再需要以往的那种照顾了。看来,对女士的礼貌是出于男士觉得女士需要保护。
做客和餐桌上的礼节
如果你被邀请到别人家做客,就要考虎这样几个情况。比如,该在什么时候到主人家?如果不是谈正经事,只是个社交聚会,早到是不礼貌的。女主人正在做准备,她还没完全准备好你就到了,会使她感到非常尴尬。晚到10分钟最佳。晚到半小时就显得太迟了,需要向主人致歉。什么时候应该离开呢?这没什么规定,但在主人家坐得太晚是很不礼貌的。如果只是邀请你共进晚餐和聊天,那么你最好在10点至11点之间离开或者餐后1小时告别。如果你被邀请留下来住几天或度周末,在离开之前应特意买束花送给女主人,这会使她非常高兴。另外,离开后的第二天要发一封便函向主人致谢,并随附一件小礼品如一盒巧克力或一些鲜花等。
英国的饭菜简单,但是吃饭的规矩复杂。最主要的是坐直,学别人的样,吃饭的时候不准高高兴兴地问别人,并和别人不停地交谈。每个人不能把自己使用的匙子留在汤盆或咖啡杯或其他菜盘上。汤匙应放在汤盆的托碟上,咖啡匙要放在茶托上。喝汤时最好不弄出响声,并用匙的一侧从里往外舀,不能用匙头,更不能端着汤盆把盆底剩的汤全喝光。不论吃什么东西,都尽量别弄出声响,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懂规矩。每餐一般只上一道主菜和沙拉,最后上一道甜食。如果客人没有吃饱,可向女主人夸赞她做的美味并再要点鸡、牛排或其他菜,女主人会多加一份菜给他,但从不再多加。不能在别人面前打饱嗝。端上咖啡时要就着杯子喝,咖啡匙要放在托盘上。不能在餐桌上抽烟。吃完饭,客人要将餐巾放在餐桌上,然后站起来。男士们要帮女士们挪开椅子。如果主人还要留客人再吃一顿饭,餐巾可按原来的折痕折好。餐后,客人要坐上一两个小时,然后向主人道别。
美国
一、饮食特点
居家过日子的美国人买的食品都简单。一袋面包,—罐饮料,一袋胡萝卜,几只洋葱,偶而也有人买一盘牛肉的。他们极少用调味品,用得最多的是沙拉油。
美国的餐馆一般规模不大,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而且食品种类并不很多。有人总结美国饭的特点,一是生,牛排带血丝,二是冷,凡是饮料都加冰块,三是甜,这当然是中国人依自己的口味作出的评判,不过倒也切中要害。事实上,美国人吃饭注重的是营养,而不是口味,一般美国人也不大会做饭。
在美国城乡,咖啡店(兼营冰滇淋)、麦当劳快餐店比比皆是,前者恰似中国四川的茶馆,后者很像中国河南的面馆。到咖啡店,喝一杯咖啡一个多美元,吃一碟冰淇淋二三美元,边吃边聊,十分惬意。美国的冰淇淋堪称一绝,有各式各样的,上面还撤满了脆香的果仁,十分好吃。
二、居民住房
美国城市居民的住房从总体规划与布置,到具体的设计与安排,都是比较实用舒适的。在一个小区里除住房外,学校、商店、文体设施、公园、银行、邮局等等都一应俱全。美国老百姓住房。就一般水平而言,不论楼房或平房也不论几居室,在设计上大致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客厅与餐厅连为一体,比较大,因为家人活动大部分时间在客厅;二是厨房比较大,并且与餐厅相连。厨房里壁橱很多,餐具与食物都放在橱里,看起来很简洁。电冰箱容量大。另外就是其它电器一应俱全,墙壁上电插头多。这当然要有充足的电力为基础。旧金山一般每月电费四、五十元。据说电力公司鼓励多用电,办法是一度电是十美分的话,十度电可能只收九十美分;三是卧室小,但壁橱大而且多,十分实用。一般卧室除摆一张双人床外,再没有很多空间。所有衣物都挂放壁橱里。美国人极少用箱子,如遇搬家(比较起来,他们喜欢搬家)就到商店里要几只纸箱;四是洗手间多。一般二间以上卧室的民房都有二间以上的洗手间,而且空间大,设备完善,使用方便。
在美国平民百姓要安家住房,不外是两个办法,一是买、二是租。先说买房,那你必须先找一所房地产公司,由公司派一名经纪人领你到处看房子。看中后则由经纪人出面与卖方交涉。这当中还有贷款公司、银行、公证等一套手续全部办妥。按约先交“头款”,一般是总价的十分之一,其余的可以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内分期付清,每月二、三百元,一二千元不等。若一月不交,银行就有权低价拍卖,你的“头款”都可能收不回来。租房则简单得多。
三、衣饰装扮
美国市面上,专营服装的商场特别多,一概开架出售,有些还是百年老店,其规模与气派,都是很大的。并 且分工有序,如有的专营妇女与儿童服装,有的专营中老 年服装,有的专营T恤衫等等。在美国买服装和一些日用百货,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只要你所买的商品没使用过,无污染无损坏,并保存有发票,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以后都可以退货退款。在美国很少有卖布匹的绸缎店,也没有缝衣店,因而很少见到卖缝纫机的。据说做一件成衣工钱很贵。总的看来,美国人在穿的方面花销不会很大。
在服装商店许多中低档服装与鞋类都有“Made in china”的字样,如各类夹克衫,牛仔裤,衬衫,还有各式T恤衫,羽绒服等等,都是中国制造的,每件二三十美元,四五十美元或七八十美元不等。这些大都是根据美国商人的设计与要求制造的。高档的服装与鞋类大多是欧洲的,其中意大利的居多。亚洲则是台湾、香港与韩国等地的。
美国人不甚讲究衣着打扮,穿衣宽松、随便,不拘一格。有的人在长衬衫外面套一件短小的甲克。类似长袍短褂;有的人在浅色衬衫里面穿上一件深色高领的棕毛衫;有的人则在长棉毛裤外面穿上一条短西装裤。总之,美国人穿衣有时给人一种不大利索的印象。
美国人平时穿衣马马虎虎,但是正式场合还是颇为讲究的。在政府部门和公司工作的上班族每天均衣冠楚楚:男士西服革履,头光面净;女士是各式裙装配以淡妆。若举行舞会,人们穿着庄重典雅:男士黑色晚礼服,女土则穿深色袒胸露背的曳地长裙。
少数年轻人喜欢奇装异服。比如—位年轻漂亮的姑娘上身穿一件紧身毛料西式上衣,下身穿了一条臀部有两二个破洞的牛仔裤,露出了内裤。有时还能看到—些年轻人把好好的牛仔裤撕破,露出膝盖。美国妇女,尤其是老年妇女仍重传统。穿裙装的多于穿长裤的。冬季喜欢穿长长的呢大衣,这可能与美园气候有关。
最令人不解的是,在炎热的夏季,有的人身上只穿汗衫、短裤,但脚上都捂着一双旅游鞋,外加一双厚棉袜。有时已是深秋季节,有的姑娘身穿夹大衣,却光着脚,穿双拖鞋,漫步于街头。
如果说美国的食品价格低廉的话,那么,衣服和鞋类就比较贵了。稍好的运动绒衣要五六十美元一件,更别说那些高档时装了。可喜的是中国产品,主要是服装和鞋类打入了美国市场,且价格便宜。中国的棉制品、羽绒服和丝绸颇受美国人的欢迎。
美国人喜欢购置新衣,也常扔旧衣。所以街上设有商店,专门销售旧衣,有些旧衣论磅出售,1元一磅。有些跳蚤市场、教会或医院也有不少旧衣出卖。光顾这些地方的多是些低收入者,此刻他们也不考虑旧衣会传染疾病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了,当然也有人认为旧衣经过高温洗涤和烘干可以消毒。
四、交通工具
如果没有汽车,美国人寸步难行。对美国人而言汽车与水和面包同等重要。在街道上,见不到什么行人,全是汽车。偶尔见到一二辆自行车,也是锻炼身体用的。公共汽车相对很少,主要街道上半个小时一趟,倒也准时。一辆能乘六七十人的大轿车,常常只有两三个乘客。街道两侧都画有停车位,稍大些的商店都有停车场,停车场也都画有停车位,而且头几个车位必定是残疾人车位(用蓝色画一轮椅),不准越“雷池”一步。
居家过日子的美国人,一般每人都有辆车,一般老百姓只能用得起中挡车。买车的办法有两种,第一种办法是买新车。新的中挡车大约是一万五六干美元一辆。好车、豪华车就很贵了,三五万的,几十万的都有。买辆中 档的新车,可以分期付款,第一次付几千美元,以后每月 交一二百元,三五年后、全部交清。第二种办法就是买旧 车,那就看你的运气了,价格数干元、数百元不等。一般 说来,旧车都要不断修理,弄不好是“豆腐捣成肉价钱”,也不一定合算。不论你买什么车,反正花在车上的钱,包括分期付款,修理费,汽油费,保险费,每月总共也得要 二三百元,对一个中等水平收入的人来讲,是仅次于住房 的第二笔大开销。
五、通讯便捷
电话为美国人造了福,美国人对电话就像小汽车一样,不可缺少。在美国申请电话十分简单。你只要给电话公司打个电话,一天之后,就会得知电话号码,电话公司还会送一本电费的电话号码本,只要将自备电话插在房间的插座上,同全美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联系就可以畅通无阻了。图文传真机也普及到家庭。
电话收费.是比较便宜的,市内电话不收钱,国内长途十几分钟才一美元。国际长途、如给中国内地打一分钟一美元左右。周末两天早晨8点至下午5点收半价。每月25日,电话公司纪你寄来收费单,几月几日几时,你给谁挂(电话号码)打电话,多长时间,多少钱,一清二楚。
因为电话普及,邮局就清静多了,只有必要的信件、资料才通过邮局。美国人特别喜欢寄贺卡,自选商场门口都设几块木板卖“卡”,每张一二美元不等。有家专门做贺卡生意的公司,因为经营有道,世界闻名,成为巨富。寄贺卡并不一定要去邮局,因为大街上矮墩墩的邮筒到外都有,只要投进里面,信件很快就会到达目的地。
六、影视现状
电视是美国寻常百姓家的一种主要生活需要,它的作用与重要性日益突出,这早为美国社会所公认。一般来说,看电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只利用电视机的天线,接收为数不多的几个公共台,主要是看重要新闻。另一种是购买天线盒,每月40个美元左右,有了它,一下能调出几十个台。这些台大致有个分工。比如,有的专播政府公告,只有文字和音乐,没有说话的,也只有这个台不摇广告,那些文字公告反复播。有的专播因内外新闻,也是反复播。有若干个体育台,分工很细,棒球、橄榄球、拳击、篮球都有专门的台反复播。文艺也有许多台,有的专播获奖的黑白**片,有的专播摇滚音乐.流行歌曲,有的专播乡村音乐。有的专播连续剧,有的专播“肥皂”短剧,等等。
**则租磁带用录像机来看。随着电视、录像的发展,美国租用录像带的商店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隔两个街区就一个。
**院一般都有几个放映室,每个放映室一二百个应位不等.各放映室错开时间放不同的**,一张票十几美元,你可以从进院开始看到清场时才出来。
八、银行情况
美国银行业的活动与作用已经深入到平民百姓家。美国一般平民百姓的现金交往,加工资支付,购物支付超过几十元的都用银行支票或银行信用卡。包括那些以“穷” 出名的中国留学生,只要有点钱(二百美元,三五百美元不等,这在美国是微不足道的)都存到银行去,很少有在自己口袋里装上数百元现钞的。这已成为一种时尚。细想起来,这样做好处很多,首先是避免了携带现金的那种担惊受怕之苦。他们的银行多得像加油站一样,到外都是。并且每个银行都是电脑自动化管理,服务热情周到,极为快捷,而且安全可靠。银行已成为美国寻常百姓家的理财帮手、成为他们生活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澳大利亚
在你到达澳大利亚之前,你也许已经从书上、澳洲回来的旅游者那里或是你的亲戚朋友的经验得知澳洲或澳洲人是什么样的。你会发现这些观点是部分正确,部分错误的-就像你会认为一些澳洲人对你的国家的一些看法有时会被很奇怪的歪曲了一样。澳洲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差别很大,人们的道德观念也有很大差异,所以有时很难接受一些陈旧的观念。你会发现你在不断的比较澳洲和你自己的国家,各自不同的行为方式。开始你会感到很难适应或感到不满,渐渐的你会理解澳洲人的行为方式并且去鉴别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充分利用你的时间去了解这里的环境和这里的人。最基本的是要和澳洲人相处融洽。下面一些观点也许会帮助你去了解澳洲人什么样和怎样去和他们成功的相处。
尊敬
澳洲人很自豪的称自己为'平等主义者'。事实确实是这样,谈话非常随便。比如:学生通常称呼老师的名字,态度也不象我们理所当然认为的尊敬。
但另一方面,他们对待其他人也是同样的友好和不正式:秘书,实验室的技师,图书管理员和清洁工;公共汽车和出租车司机;售货员和银行职员-这些人都给学生提供服务但不是'佣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很有资历和经验的,如果你认为他们低人一等,他们会非常不满。所以,作为一个对澳洲社会很陌生的人,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对每个人都表现友好和给予尊敬。
谈话
澳洲人说话非常直率,有时甚至是粗鲁。你也许会被一句很普通的骂人话或说话的方式触怒;比如,一个完全陌生的人称呼你为'哥们儿';经常用演讲的说话方式来体现他们的容易接近。有时他们的幽默和玩笑听起来非常怪异。他们的话语有时让人觉得失望,但是请认真听,不要很快就反感。去观察他们互相怎样交谈,怎样反应,去感觉他们的幽默。你不用特意去学他们,但是你需要去理解他们交谈中暗含的意思。
你应该会注意到澳洲人经常用'请'和'谢谢',而且会出现在不同的场合,所以你也应该经常用这些词。总的来说,当你要求什么的时候,要用'请',无论是物品,信息或服务;当你接收这些的时候,要用'谢谢'。比如,在商店,咖啡厅或银行,你通常会感谢给你提供服务的人。澳洲人经常会认为外国人很粗鲁傲慢,因为他们没有用这些礼貌用语,并且提出要求的时候用的是非常生硬的语言。外国学生经常仅仅是去费尽力气去说而澳洲人往往会误解你。如果你能做到礼貌的去问问题和感谢别人给予的帮助,你会避免这些问题,因为他们会认识到你已经尽力了。
特殊的情况
有一些情况会使澳洲人对外国人产生反感,如:不按秩序排队,和朋友去酒吧。
许多情况下人们需要排队等候某项服务-在邮局或公共汽车站-澳洲人一般不会排成一个很明显的队,但是很明确自己站在什么位置。一个不明情况的外国人很可能没有注意到,而认为柜台开门或者汽车进站的时候,谁都可以往前挤。这样很可能导致别人对你的不满甚至会粗暴的批评你。所以,一直等候直到轮到你,在你后面的人一样会守秩序。
在酒吧按照秩序叫饮料也是一个规矩。如果你被一群澳洲朋友邀请在酒吧聚会,其中一人会'叫'饮料给在座的每一个人,他或她会"叫"并且付钱。你可以依自己的喜好点啤酒,澄汁或可乐,你必须接收并让那个人付钱。当这些饮料喝完了以后,另外一个人会"叫"并且付钱,很快就会轮到你了。如果你不想叫,只要实话实说就可以了,这没有问题,但是不要在快轮到你的时候离开,这将是很不礼貌的。所以参加一小群人的聚会并且在参加之前大概算一算要花多少钱。记住:每一轮都要求自己付钱也是不对的,这种轮着'叫'的秩序是被严格的遵守着的。
尊重长辈
澳洲人对长辈都会表现出尊重,但是不会象亚洲国家那样正式。他们会在汽车上给老年人让座,或为比自己年纪大的亲戚或朋友提包,但是不会为他们提公文包或对他们的哥哥姐姐表现特殊的尊敬。在家里,和父母争吵是很平常的事情;在学校,学生经常会反问老师;在大学,老师很希望学生对他们的演讲或课本提出批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他们有权力有礼貌的表达出来。讨论是很有价值的,如果你不能确定在这种场合如何表现你自己,那么就坐下来认真看和听,然后再加入进去。
个人关系
和其他学生或朋友的人际关系会和你在自己的国家大不相同。但是你不必去改变自己,这样你会感到很难受;如果你不希望去做,你可以拒绝别人的要求,因为他们会尊重你的意见。在澳大利亚,男女同学一起去看**或听音乐会被看作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不会有人认为你们有什么特殊的关系。但是更多的是一群人一起活动,这样你就更容易掌握自己。
如果你在人际关系上遇到
高中班会、青春无悔、需要一些合适的小故事、
记者:在北京的一所大型购物中心记者见到了刘霞,她在这里租了一个柜台,经营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皮鞋。
刘霞:其实咱们什么样牌子的鞋他都会有好多人感觉不舒服,像咱们这个可以根据每个顾客的脚形给您单独定制一双属于您自己的楦,在这个楦的基础上做出来的鞋就会非常非常合您的脚,而且更大的好处可以根据您个人的一些风格、爱好,专门为您个人设计一款属于您自己的一个世界唯一的一款鞋子。
记者:快人快语的刘霞来自山东淄博,几年前她还是当地一家服装设计公司的设计师,有着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刘霞放弃的曾经拥有的一切,独身一人来到北京创业呢?
刘霞:当时我记得我接触了有一个国外来的一个演出机构,他们当时有的男模没带鞋,但他们给他们提供了一双咱们国内的品牌鞋,他人不穿,他的理由是他展示的是整装,你要有一种欧洲纯手工的平地鞋才可以,他说你看这鞋,都是胶底的,而且是水粘的,当时就想,我觉得这个牌子够好的了,我那个时候对鞋一点都不懂,后来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我觉得真是这样。特别西装跟正装这一块,就是国外西方的一些穿着方法可能更具正统一些。当时我就想,我既然干这一块的话,我是不是应该在鞋上下一些工夫。
记者:希望能够在设计领域有所创新的刘霞,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工作,自学起了皮鞋制作,并很快在当地开了一家手工制鞋的商铺。
记者:当时是在山东淄博开了一家店吗?
刘霞:开了一家店,在山东淄博开的一家店,然后这可能比较新鲜,新鲜感过后,有好多人就觉得你的鞋有些贵,而且就觉得你这鞋,我有些场合没法穿,因为那时候我的设计还是比较单一,我就只会做那些比较正式的那些鞋,那时候就说没有挣到钱,反而把家里当时那么多年的积蓄,两口子,全给垫进去的。
记者:由于市场定位不准,刘霞的鞋店很难继续下去,她也赔上了家里所有三十多万的积蓄,这个时候,刘霞开始犹豫,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
刘霞:我觉得特别不值,我还要不要做,我就一直在考虑,我就想找我最好的朋友商量这个问题,他说我觉得你应该做,其实你是有这个设计跟你生产的东西,营销方面做得很差,比如说你的产品,真的不适合在淄博销售,我说为什么呀,他说我觉得北京会好一些,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说要不然你去看看吧。当时我想都没想,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进北京,06年3月份。当时带了1300块钱来的,当时在小红门那个地方,租了一个最便宜的房子。
记者:你当时带了1300,还打算在这儿住了一段时间是吗?
刘霞:对,一定要在这儿住这儿,把根扎住以后,我觉得才能往下做。因为当时我就想了,如果说我要是来看一下的话,我肯定会觉得这地方很不适合我,特别陌生,那我要受到任何打击的话,我要回去的话,肯定再也没有机会做起来了,我就想即来之则安之,就没想打算回去。
记者:在北京,刘霞租了一间月租130块钱的平房,靠着每天只有10块钱的饭钱,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
刘霞:就拿着鞋,拿着地图,去慢慢找能够接受我的一个商场。
记者:然后给你一个铺面是吗?
刘霞:对,给我一个铺面,好多人就觉得你这什么牌子呀,我说我是自己原创设计的,手工的。他说那我们这里不需要,就这样的一个话把我给打发了,好多商场都是这一句话,当然语言不同,内容都是相同的。
记者:三个多月的时间刘霞几乎跑遍了北京所有的大型商场,最困难的时候,她的身上只剩下了四块钱,但刘霞知道,北京是她的最后一个希望,所以她必须坚持下去。
刘霞:我的想法就是,如果在北京做不了这个行业的话,可能很难找到更适合它生长的地方,那天晚上我从商场出来以后,拿着我的鞋走到一个长安街那边有一个天桥说,然后站在那个天桥上看着车流从下面刷刷过去以后,然后万家灯火都亮着,我就想,哪一盏灯是为我亮的,什么时候我才能有机会在北京能够把我做鞋的事业给它发展起来。当时我有觉得特别特别无助,就真的希望在呼唤,谁能够帮我一下拉我一把,可能你自己稍微有一些什么,我真的会从天桥跳下去,真的有这个想法,觉得特别特别迷盲,太难了。
记者:孤身一人在北京创业,刘霞经历了无数的挫折、迷盲和孤独。然而就在他以为自己即将走投无路的时候,密云开始垂青于她。
刘霞:有一天我也是走了好几家商场以后,就真的没人理我,我就想真的不愿再敲商场的门了,就觉得我是敲还是不敲,犹豫了再三我就想敲一下吧,反正敲开了,也要不了命。当时我也没想到这个人是老总,就跟他展示了我的鞋,说了我的想法。然后他说现在欧洲的东西好多都是定制的,国内可能要稍微晚一些,但是我觉得这个东西真的很好,个性化,希望有机会我们能合作一下,当时我特别特别兴奋,当时我站起来两只手抓着他的手,我说谢谢你。
记者:在不懈的努力之后,刘霞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柜台,凭借着纯手工的经营理念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她很快站稳了脚跟,由于做出来的皮鞋样式个性、穿着舒适,刘霞不仅赢得了顾客的信任,更赢得了他们的支持。
刘霞:我记得当时有一个顾客,他从欧洲回来以后,下飞机以后第一个电话打给我,他说刘霞你在不在店里,我说什么事啊。他说我们买的一双鞋想让你看看,他说我觉得可能会给你一些灵感,刺激你一下,我觉得真的很好,我都没有回家,就想让你看看,当时我特别感动,而且这个鞋在我们家待了将近两个月,他都没时间穿,因为我要让我所有的设计师,还有我的那些工人们都看到这个鞋。
记者:虽然拥有了一批客户,但刘霞并没有给予快速扩张,她希望一步一个脚印地打造这份事业,当记者问道,在经历了这些年的挫折和动荡之后,你是否会后悔当初辞职的决定时,刘霞告诉记者,她想要的只是一段无悔的青春。
刘霞:其实我觉得人活着一辈子的话,我觉得特别像现在年轻人,都应该去有机会展示一下自己,去体验一下创业,当然可能创业会有风险,但我觉得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总要尝试一些东西,等将来我们老得不能动的时候,回头的时候,觉得这个路我走得无怨无悔,没有什么遗憾。
刚果贫民窟里的上流绅士,贷款20万买名牌西装,只为满足虚荣心
这里是非洲刚果,眼前这位黑人小哥穿着鲜艳笔挺的西服
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着一股上流 社会 的优雅气息
与他周围贫穷落后的街道显得格格不入
这位小哥名叫马克西姆,他说,当你走在街上的时候
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相信自己就是穿搭界的王者
当地的街坊邻居们,看到马克西姆就像看到了大明星一样
脸上都是崇拜和羡慕,他们会朝着他尖叫呐喊
市场里的一位小贩激动地介绍到,马克西姆是他们的冠军,也是他们的骄傲
那么他到底是什么冠军,能让街坊邻居们对他如此狂热呢?
原来,像马克西姆这样西装革履的当地人,他们都称自己为“萨普”
这是一个法语缩写,全称是潮流优雅人士协会
这些人在闲暇时间就会盛装打扮,还会有专门的比赛评选出穿搭冠军
马克西姆就是上一次比赛的冠军
这种奇怪的文化可以追溯到刚果被法国殖民时期,当时有很多刚果人响应法国的征召
与法国人一起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些头一回走出非洲的士兵们
在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各国辗转,欧洲绅士们的优雅举止和华丽的西装
让他们赞不绝口,非常羡慕,战争结束后,他们用军饷购买了大量的欧洲西装回国
法国人也发现了这一点,他们开始向刚果出售大量的二手西装
以此来巩固自己的殖民统治,之后的比利时殖民者在奴役刚果人民的时候
也会用二手西装来代替工钱,久而久之这种文化就在刚果传承下来,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马克西姆告诉我们,作为一个萨普,你的穿搭必须要有自己的风格,不能跟别人一样
而且你必须拥有很多套衣服和鞋子,来做出不同的搭配风格
马克西姆翘着二郎腿侃侃而谈,如果他不是坐在破旧的平房前
我肯定会以为他是哪个奢侈品牌的 时尚 总监
马克西姆有一个妻子和两个孩子,他的妻子叫做马妮,她说丈夫在以前就是卖服装的
马妮也是一个非常喜欢漂亮衣服的女性,两人在马克西姆的服装店结缘
因为当时的马克西姆是个花花公子,村里的女孩都想当他女朋友
最终拥有相同爱好的两人还是走到一起,说到这里时马妮也非常自豪
马克西姆回到家里向我们展示他的藏品,这双皮鞋是一个法国奢侈品牌
价格自然不菲,可以在当地买到一小块地皮
但马克西姆说,身为一个萨普,这些奢侈品都是必须要有的
这双皮鞋是他省吃俭用两年才买到的
他一点也不心疼,因为为了萨普的面子和尊严,这些都是必要的投入
如果身为一个萨普却没有任何正品或者奢侈品,是会被人嘲笑的
每次当马克西姆需要出门的时候,他用来打扮的时间比他的妻子还要久
一两个小时都是常态,妻子也表示理解,因为冠军就要有冠军的样子
萨普们每个周末都会举办集会,这是第一批萨普们留下的传统
他们会比一下谁的搭配更好更有品味
刚果共和国与刚果民主共和国,以刚果河为界,两国的首都布拉柴维尔和金沙萨也隔河向望
这位来自布拉柴维尔的萨普名叫艾维,他说,萨普们一般是不会穿假货或者山寨货
因为被发现后会让你颜面扫地,被赶出萨普这个上流的圈子
艾维觉得萨普并不单指穿着打扮要像个绅士,行为举止一样要优雅得体
刚果的萨普们非常舍得给自己花钱
这位萨普名叫杜佩,他最贵的一件西装外套是一个法国奢侈品牌
此外他还有很多其他欧洲大牌的衣服
这位名叫迪迪,他同样也是一身名牌,他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口气说
他身边的普通人是不懂得欣赏他的,他们也不知道迪迪为此花费了多少钱
迪迪说他的消费观就是喜欢就买
每到周六周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萨普都聚集在布拉柴维尔,进行穿搭比拼
因为这里是首都,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他们在首都的街头争奇斗艳
这些西装革履的绅士们,站在非洲落后破旧的街头总是显得有点违和
他们竞争的重点除了服装款式是否高雅 时尚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价格
价格一般由衣服的品牌决定,而西服的标签一般都藏在衣服里面
这让这些萨普们没法时刻炫耀,但是他们不用担心
因为这里还有很多萨普评委,他们对各种西装的品牌和价格了如指掌
这些老资格的萨普们,一眼就能看出你身上的西装是不是真货
这是当地颇有名气的一位萨普评委,他名叫赛弗,他带我们走进了他家的平房
进入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家简直是一个服装仓库,各种款式和颜色的西装应有尽有
他自豪地说,这些衣服就是他的武器,他穿着他们打败其他萨普
除了西装外套,皮鞋、领带、帽子等配饰也是一应俱全,如此多的西装花费自然不菲
赛弗告诉我们他是一个公务员,但公务员的工资也根本不够他的消费
所以他向银行贷过4次款,赛弗第一次的贷款金额是8600美元(56000人民币)
之后3次的数额都是8000美元左右,这些钱全被他用来买名牌西服和鞋子配饰
赛弗的家庭并不富裕,他有很多兄弟姐妹,但他并没有告诉他们他一直通过贷款
来购买名牌衣服,因为这些兄弟姐妹,都在村子外面从事非常辛苦的工作
在谈到这些时,赛弗表现地非常自豪,脸上没有任何愧疚
当赛弗穿着名贵的西装,站在刚果的大街上时
周围的贫穷村民都会对他投来羡慕崇拜的目光,在那一刻赛弗就觉得自己是最富有的人
这种受到关注的满足感和虚荣心,让赛弗非常沉迷,这也是他不断花钱买衣服的原因
在刚果,大部分萨普都抱着和赛弗一样的心态
另一边的马克西姆,他也非常认同赛弗的消费观
他们都非常享受这种被关注被追捧的感觉
当我们把目光从这些萨普身上移开,我们会发现,刚果到现在还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
这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由于落后,人们也没有技术和能力去把资源变成财富
然而比落后更可怕的,是懒惰和不思进取
马克西姆告诉我们,他身边就有人中过**大奖,奖金有11800美元(78000人民币)
可是这个人没有买土地和食物,也没有用这些钱来改善生活,而是马上走进服装店
将这些钱全部挥霍掉,最终这个萨普还是一无所有,只能抱着自己的名牌西装去
马克西姆的父亲和哥哥都是泥瓦匠,他们以砖头生意为生,直到他的哥哥也变成了一个萨普
渐渐把家产挥霍一空,正是受到这位大哥的影响,马克西姆才决心当一个萨普
如今马克西姆的哥哥已经归隐田园,在老家种地还会饲养一些牲畜
回忆起年轻时的所作所为他也表示不后悔
马克西姆曾在2010年,参加了一个刚果最佳萨普的比赛
这是刚果第一次举办全国性的萨普比赛,一共有32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萨普参赛
每人都要上台展示4次,为了这次比赛,马克西姆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大约6500美元(42000元人民币),最后马克西姆如愿以偿获得了冠军
主办方赛前承诺的冠军奖励是,2700美元,加一次巴黎的往返旅行
可比赛结束后马克西姆什么都没得到,只有一个冠军头衔
如今的马克西姆,还是每天都把村里破败的街道当做T台
迈着优雅的步伐,享受着周围的崇拜
不仅如此,他还开设了一个萨普学校,专门教那些刚入门的萨普穿搭
附近很多家境贫穷的年轻人,都因为崇拜马克西姆而选择做一名萨普
他们住着简陋的平房,做着薪水微薄的工作,但个个都向往能够穿上名贵的西装
希望刚果人们能早日意识到,这种萨普文化的畸形和可悲
视频点这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